壹点漫评|不必过度放大一只帝王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孔雨童  徐进   2025-11-06 18:28:53原创

这两日,南京大学食堂推出的999元“帝王蟹”引发争议。其后,南大进行回应,称“为在校园内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风尚,负责该窗口的餐饮企业已对现有菜式进行调整,确保菜式更加丰富多元、实惠亲民,更好地契合大学食堂的基本定位”。

帝王蟹正式退场。在学生们惋惜声中,学校肯定了“勤俭节约”风尚,进一步“校正”了大学食堂基本定位,态度正确,似乎并无其他可讨论之处。

但也不妨来看些细节。首先,这是一款怎样的帝王蟹?据公开报道和南大学生反映,该校近期推出的帝王蟹,4斤多一只仅售价999元,远低于市场价且不收加工费,口感也十分新鲜——很明显,大学没有“坑”学生,后者在多是拼单购买的前提下还能低价尝个鲜。在生活水平已然提升不少的当下,学校创新一个窗口,丰富一下菜品,本身并无不合理之处;此外,帝王蟹也纯属“孤例”,在南京大学,还有1分钱暖心早餐、1.5元面饭、7元鸡腿饭等绝大多数便宜餐食,属实没有影响其平价普惠的底色。

但在舆论场上,总是不免过度放大一只帝王蟹的影响,“999元”也显得刺眼。但食堂一天至多进一只的蟹,开卖后会出现争相豪吃、奢靡腐化、铺张浪费的风气吗?在有工作、有收入的成年人世界,帝王蟹都不是常见的消费对象乃至攀比工具,更何况量入为出的学子。在多数情况下,它至多是聚餐时多一个的、可共享的新鲜选择,或是某天犒赏自己、调剂生活的小众餐食。

“有螃蟹不代表我们会购买,有人吃不代表我们会攀比”“美好生活也可以是拼搏的动力”。该事件后,南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写的话,真诚又踏实。近年来,星巴克、海底捞等已纷纷进入校园,这本是经济发展和满足需求的正常现象。相比消除一只帝王蟹的诱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因为,若能被一只帝王蟹诱惑或因此失衡,校园围墙内外,“帝王蟹”本就有更多。创造出绝对真空,又如何在毕业打开校门的那一刻让他们光速适应并建立自我管理?

“别把大学生当巨婴,也别把大学生当空洞灵魂。”我们的教育理念,可以适度地向前走了。勤俭节约,是毋庸置疑的美德,但我们不会因为在某天“用一顿火锅钱,跟朋友共享一只帝王蟹”就丢弃这种美德,就像我们不会因为大学宿舍装上空调,就不“吃苦耐劳”一样。

此外,在近年来一些备受关注的舆论事件中,也常出现一有人反对就“休克”处理的现象,某些情况下的过度围观、放大会使得创新空间进一步被削减。在此次讨论中,我们也看到,当面对“勤俭节约”四个字,有人唯有拿出“消费是经济发展动力”这种宏大价值才能获得平等对话空间。但当我们上升到价值“对话”时,不妨多俯下身去听听学生们的真实反响;也不妨多一份松弛,给学子们多一些信任、多一些自我成长的空间。毕竟相比下架帝王蟹,让更多人在成长中拥有面对“帝王蟹”的正确心态,才是根本。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评论员 孔雨童 绘画 徐进

责任编辑:孔雨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