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问题上玩火,日本最好先想清楚“琉球怎么办”

大众新闻 吕原   2025-11-18 18:44:15原创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多次发表涉台言论,引发中方强烈反应。她在国会公然声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在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后,她依旧态度强硬,坚持“言论符合日本政府看法”,拒绝撤回。

问题是,日本真有资格、也真有底气,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如此冒险吗?

既然高市早苗要拿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搞事”,那么也是时候,谈一谈日本自身的“主权软肋”——那个至今在法理上地位未定的琉球群岛。

这并非意气用事,而是逻辑的必然。当一个国家试图用扭曲的历史观和荒谬的法理来挑战他国核心利益时,它首先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的立身之本,是否经得起历史与法理的审视?

首先,高市早苗的“存亡危机论”,其逻辑根基来源于一种从未清算的殖民者心态。部分日本政客至今仍从1895年《马关条约》后的殖民视角看待台湾,将中国的统一视为对其旧日“势力范围”的侵犯。这既是对历史的病态执念,也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蔑视。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把战后秩序谈得更透彻一些。

决定战后日本领土范围的法律文件,是《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

请注意,“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这里面,从始至终,都没有明确包括琉球。

历史上,琉球长期是独立王国,与中国有几百年的朝贡与册封关系。直到1879年,才被明治政府用武力强行吞并,废琉球藩设冲绳县。这是日本民族扩张主义侵略扩张行为的最真实表现,也是其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开端。

二战后,琉球被美国托管。1972年,美国将琉球的“施政权”单方面“返还”给日本。但“施政权”不等于“主权”。美国作为二战战胜国托管琉球,其单方面移交“施政权”的行为未经过琉球人民公决,也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存在法理瑕疵。

所以,当高市早苗大谈特谈台湾问题,试图挑战明确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的《开罗宣言》精神时,是否意识到:日本对琉球(冲绳)的主权主张,其法理基础完全经不起推敲。

今天,日本政客在台湾问题上张口“国际法”、闭口“安全环境”,却很少提及琉球的历史争议,也鲜少讨论琉球人民反复表达的对美军基地的不满、对“战后未真正结束”的愤懑。

现在,日本一方面把台湾问题当成对华施压的杠杆,一方面对琉球问题的历史与现实装作看不见,这种“选择性历史记忆”,只会让外界看得更清楚:日本在安全问题上的真实意图,从来不只是“防卫”,而是想借机松绑战后枷锁,试图突破战后秩序约束、扩张地区影响力。

高市早苗们或许认为,紧抱美国大腿,充当“印太战略”的马前卒,就可以高枕无忧。但他们忘了,历史是一面公正的镜子,也是一柄锋利的回旋镖。你今天以何种方式扔出去,明天它就会以同样的方式飞回来,甚至更加致命。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14亿多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民族感情和国家意志,是绝对不容触碰的红线。任何在此问题上的玩火,都必将引火烧身。

在琉球记忆尚未远去的东亚,日本最好先学会一件事:真正尊重历史,真正尊重现实,真正尊重别人的核心利益。否则,历史迟早会让它再付一遍学费,而且只会更贵。

(大众新闻编辑 吕原)

参考文献:

[1]蒋立峰.琉球·冲绳地位补论(上篇)[J].日本学刊,2023,(06):78-110+169-170.

[2]张生,殷昭鲁.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与琉球及钓鱼岛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24,(04):182-203+208.

责任编辑:姜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