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帮办|卡里的钱没花完,商家玩失踪咋办

大众新闻 刘玉凡  田汝晔   2025-11-19 08:07:42原创

随着预付消费的普及,其造成的消费纠纷也成为消费者维权的难点、痛点。为了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山东多地推出平台监管新模式,为预付消费加装“安全锁”,但从实践来看,要想破解这一“顽疾”,仍需多方发力。

卡里还有钱,商家没了影

“卡里还有好几十元呢,蛋糕店却关门了。”青岛市民牛先生反映,知名蛋糕连锁店“皇家美孚”停业。

记者检索发现,从今年年初开始,该品牌就陷入闭店风波。记者拨打了该公司的客服电话,显示已欠费停机。

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后发现,早在4月3日,该公司已被青岛市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经营异常企业,具体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

牛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今年6月初,济南一家名叫“新草堂锅物料理”的连锁饭店突然关门,不少办理充值卡的市民发现无法退款,历下区商务局的工作人员回应,泉城路门店的营业执照已注销。记者查询得知,该饭店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今年上半年,在济宁市高新区爱琴海购物公园,一家名叫“粉饼熊”的游乐场突然关门歇业,众多充值市民无法与商家取得联系。济宁高新区管委会调查后答复称,已无法与商家取得有效沟通,依据部门职能无法强制商家退款,建议市民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根据山东省某市中心城区的统计数据,在12345接听的热线中,2024年消费类投诉1.6万件,其中涉及预付消费诉求占比21%,较2023年提高13.2个百分点,预付消费成为消费维权的突出领域。

多地探索监管新模式

针对预付消费监管,山东各市展开探索。记者调查发现,“平台监管”成为各市优先选择项,但在监管细节上,各市采用不同的平台载体和技术路线

比如,滨州市“安心储”信用监管平台依托的是微信小程序。滨州市滨城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毛永伟介绍,“安心储”平台创新采用了“公证提存”模式,由公证处在银行开设公证提存账户,运用公证提存账户的特殊法律属性,建立预付资金监管渠道。

毛永伟说,这一模式的创新在于消费者和商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约定不同情况下预付资金的归属,如商家因跑路、经营出现重大变化等原因无法正常提供产品或服务,则预付资金的所有权仍归属于消费者。

通俗地讲,相当于平台给消费者加了一道“防火墙”,消费者不用担心预付资金无法返还。在进驻“安心储”平台后,商家有了滨城区商务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双重认证,店内还设有醒目的专属信用标识,消费者可放心进行预付消费。

记者了解到,自2025年1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安心储”平台已吸引400多家商户进驻,在滨州市建设最早的渤海国际商圈,有预付卡业务的123家商户中,已有超过半数进驻平台。

在济南,预付消费监管平台“预付宝”依托的是支付宝,采用的是信托式监管模式。济南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甄涛介绍,“预付宝”进驻的2251家商户中,餐饮行业占比最高,排在其后的是小型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

记者了解到,除了滨州和济南,威海市搭建了全国首个预付式消费协同服务平台——“威海预付保”,预付资金由银行全额存管,100%保障资金安全。

平台“黏性”是关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省内外的实践探索来看,平台式监管并非一劳永逸,问题最终指向的是平台“黏性”:既包括商户进驻平台的积极性,也包括消费者使用平台的活跃度

“威海预付保”平台在推广过程中遭遇显著阻力,经营者进驻不积极。

“商户收取预付款就是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扩大经营规模,但平台要求将预付款冻结于特定存管账户,消费一笔、划转一笔,商户失去了使用资金池的自由性和灵活性。”一位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平台在推广过程中,一旦形成“合规成本高于违规收益”的逆向推力,最终将削弱平台的吸引力。

“为了建设平台,我们多次到外地学习,很多时候学到的不是经验,而是失败的教训。”一位参与预付消费监管平台建设的政府工作人员说。

在甄涛看来,引导和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使其主动了解并选择监管平台才是关键。“预付宝”必须加强平台的易用性与服务性,实现从单纯监管平台向“监管+服务”综合体的转型。

山东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山东海洋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加山认为,预付消费的法律规定还不完善,存在监管短板。平台探索将预付资金纳入统一监管,但尚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田汝晔) 

责任编辑:韩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