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钢济钢成空天新锐,打造完整卫星产业集群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赵国陆  陈晓婉  王健  纪伟  于海员   2025-11-24 03:37:22原创

“3,2,1,点火!”伴随着轰鸣声,烟雾腾空而起。在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一处偏僻的山坳里,深蓝济钢航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战立刚正忙着为一家商业航天公司测试火箭发动机。这是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在济南建设的第一个火箭发动机测试基地。11月1日,深蓝航天研发的首款可回收垂直起降火箭“星云-1”号,刚在这里顺利完成了首飞前的全部动力系统测试工作。

作为济钢集团从传统钢铁产业向空天信息产业转型的项目之一,该基地建成3个试车台、4个工位,目前已承接了4家商业航天企业的试验任务。从几秒到几百秒,一次次点火反复验证,为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研制提供参数;火箭发射前也要通过点火试验来测试整个动力系统的性能,验证推力、燃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关键指标。

一说起火箭、卫星,战立刚就来了劲头。“我的老本行是设计冶铁生产线,集团转型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牵头建设国内首条行波管自动化生产线。当时,我都没听过‘洁净车间’这个词。”战立刚说,跨界配合中科院团队研发卫星上的关键零部件,难度可想而知,但凭着优秀的工业基因和一股闯劲,他们仅用45天就完成了车间改造,确保新产线按时落地。今年9月5日,整套产品首次搭载一颗高轨中继卫星升空,在太空中传输信号。

“我们不甘于做配套。”战立刚说,济钢战略转型后锚定了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这个新定位。今年2月,他们的卫星AIT(总装、集成、测试)生产线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成为山东唯一的民用卫星制造项目;10月,拿到首个订单——生产两颗小卫星。

有了整星总装这个“龙头”,济钢开始招引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的卫星产业集群。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传飞介绍,湖南航升卫星、微焓科技、浪潮光音等新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将在年底前落地。“北京研发-济南制造-烟台发射”的产业走廊正走向现实。

为推动空天产业链式发展,济钢建设了空天信息产业园,重点布局火箭、卫星等关键领域,战略投资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战立刚的老同事尚玉民从炼钢技术岗转行到了增材制造中心,正在产业园内用大型3D打印设备为航天企业加工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收扩件,激光逐层将不锈钢粉末按图案烧结成型。“每层厚0.04毫米,打印1.1万多层,连续工作409小时。”尚玉民介绍,这个零件重量仅2900克,里面却有300个直径1-3毫米的内流道。

“以前围着钢炉转,一炉钢上百吨;现在造火箭卫星,一个件按克算。”尚玉民说。随着订单增加,济钢将陆续扩大规模提升产能,向产业链上游如运载火箭贮箱、壳段等大型部件的精密制造延伸。

从“靠钢吃饭”到“弃钢发展”,跨界“飞天”之路既是传统钢企的突破转型,也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一如战立刚更新的微信朋友圈:“之前都是钢铁冶炼界的大拿,如今多是商业航天圈的专家。”

(大众新闻记者 赵国陆)

■延伸阅读

以经济“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十四五”以来,山东深入实施“三个十大”行动,全面塑强“十个新优势”,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看研发平台,海洋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并实现规范化运行,2项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新建数量占全国的近1/7。

看创新活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22家、居全国首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88.4%。

看科技成果,省级每年拿出140多亿元专项资金集中攻坚原创性、“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建成投运,12英寸碳化硅衬底全球首发,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成功发射,潍柴柴油机热效率四次刷新世界最高纪录。

看工业经济结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20年的45.1%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5.2%,产业提档升级的态势明显。山东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7个、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数量均是全国最多的;裕龙岛高端石化、日照精品钢铁基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工程落地达产。数字赋能取得明显成效,集成电路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46家、数量居全国第一,预计今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经济总量的一半。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建设成效凸显。“十四五”以来,山东提速建设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34亿千瓦,占全部装机的53.4%、较2020年提高22.6个百分点,历史性地超过了煤电,今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达到2100亿度以上,目前全省每3度用电量中就有1度为清洁能源。全省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8.5%,山东以3.9%的能耗增长支撑了6.1%的经济增长。    

(大众新闻记者 陈晓婉)

责任编辑:王健 纪伟 于海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