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曲阜鲁城八旬老人沈庆龙和“老伙计”们的20年“春联马拉松”
开屏见“好” | 2025-11-27 07:30:00 原创
戴岳 田汝晔 张锡坤 张晨 尹亚琪来源:大众新闻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每年立冬前后,曲阜市鲁城街道龙虎社区龙虎书画社里,墨香便悄然弥漫开来。
五六位老人俯身案前,开始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幸福的时光——为社区七百多户邻居义务书写春联和福字。七百多套春联,要写近两个月时间。
这个温暖的约定,已风雨无阻地持续了二十多年。
这是一支“银发”队伍,其中最年长者84岁,平均年龄78岁。82岁的沈庆龙是龙虎书画社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也是这场“春联马拉松”的主心骨。
时光回溯到2005年,从曲阜市交通运输局退休的沈庆龙,与其他六位志同道合的“老伙计”一拍即合,成立了龙虎书画社。“那时看到大家买春联不方便,市场上的样式也未必称心,我们就想,何不自己写?”
这朴素的念头,得到了社区的大力支持。原来的一间会议室被改造成龙虎书画社。从此,一支笔、一方砚,每年春节前为全社区义务写春联,成了几位“老伙计”雷打不动的约定。
早上八点,他们准时来到书画社,挥毫泼墨,“一天完成五户,上午写不完就下午继续。”这是沈庆龙给自己定下的硬任务。
“家家户户都有,一个也不能少”。从大门春联到偏屋春联,从大福字到小福字,沈庆龙和伙计们为社区每户人家都配齐一套。二十年,累计万余套春联。“一到过年,看到整个社区门楣贴的都是我们写的春联,心里特别自豪。”
这份坚持,源于沈庆龙对书画的热爱,更源于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在沈庆龙坚持下,每周六上午向居民开放已成了龙虎书画社不成文的规定,纸墨笔砚均由社区提供。谁家需要书写服务,都可以到书画社找他,纸墨笔砚都由社区提供。书画社的墙上挂满了他的作品,梅兰竹菊各具风骨。不少邻居专门来找他画中堂,他总是有求必应。
除了是“书法家”,沈庆龙还是社区红白理事会的成员,更是邻里公认的“热心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就会去曲阜市老年大学义务教授书画,在社区教孩子们写字画画。“既能做喜欢的事,也能和大家交流,就像大妈跳广场舞一样愉快。”
在去年的鲁城街道“三好”评选活动中,沈庆龙被评为“好邻居”,今年又当选为“金牌好邻居”。
“评选的时候,大家投票都很慎重,票数是一点一点选起来的,说明大家真的认可我们。社区居民都知道我们参与写春联,都愿意给我们投票。实打实做了一些事,大家才觉得你符合。”
在他看来,好邻居就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吵架”。他和妻子孔凡梅一直热心调解邻里纠纷,传播“和为贵”的思想。
更让沈庆龙欣慰的是,书画社已成为老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这几个老头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他说,这种凝聚力,超越了简单的邻里关系,成了晚年生活最温暖的寄托。
“只要这几个老头身体健康,就会一直写下去。这是个好传统,能不坚持吗?”
一横一竖书写着传统节日的祝福,一撇一捺传递着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在这些银发老人手中,这些春联连接的不仅是家家户户的门楣,更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沈庆龙,愿意永远做这个执笔人,为这个社区,为这份珍贵的邻里情,继续书写下去。
(大众新闻记者 戴岳 田汝晔 视频 张锡坤 编辑 张晨 设计 尹亚琪)
相关阅读:
开屏见“好”|海岛危重患者的免费空中急救通道!接医院求助,飞行队即刻行动
开屏见“好”|从直播间走向全国舞台!沂蒙新农人“张小四”带小山村破圈
开屏见“好”|守护瘫痪丈夫23年,带大两个儿子,她只身撑起一个家

责任编辑:许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