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5亿市值“一日游”?山东光模块龙头冲上A股市值“TOP13”,是A股第三大基金重仓股

鲁股看门道 |  2025-11-27 16:55:54 原创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11月26日,A股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大涨13.25%,报收543.22元/股,股价创历史新高,成交额达329.75亿元,居A股第一,总市值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035.82亿元。这波涨幅将中际旭创A股市值排名拉至第13位。

11月27日,中际旭创股价先上涨,后回落,盘中一度创下558.77元的历史新高。截至收盘,其股价下跌3.54%,报收524元/股,市值为5822.26亿元,排在A股第14位,在鲁股中居于榜首。

除中际旭创外,11月26日,光模块(CPO)板块集体走强。消息面上,据媒体报道,Meta计划自2026年起通过谷歌云租用TPU算力,并于2027年在自有数据中心部署谷歌TPU,交易规模或达数十亿美元。

此次交易被市场解读为谷歌将在AI算力领域挑战英伟达,其产业链将被重新估值。有机构研报预估,2026年,谷歌TPU中位数出货量预期为400万颗。

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场消息称,中际旭创是谷歌光模块供应商。不过,这一传闻未能得到明确证实。有媒体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际旭创,工作人员表示,本次股价上涨受综合因素影响,至于公司的“具体合作包括订单都不方便透露”。

根据中际旭创此前公布的股东信息,谷歌资本(Google Capital)自2014年入股中际旭创,截至2021年底持有2.47%股份,为其第十大股东。但此后淡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其实,中际旭创股价的上涨从2023年便已开始,今年4月份后更是“一飞冲天”,持续波动上涨。11月27日,中际旭创股价盘中最高触及558.77元,为历史最高价,较4月9日年内最低点67.2元大涨732%。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初至今,中际旭创股价累计涨幅已超340%;而自2023年以来,该公司股价涨幅更是超过1900%。

中际旭创股价“火箭式”上涨或与近年来算力行业高景气有关,但其业绩方面的优异表现也为之提供了“强力”支撑。

中际旭创成立于2005年,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价为20元/股,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位于烟台市龙口市。其作为全球领先的光模块供应商,具备端到端的光通信解决方案能力,技术实力强劲。

近五年来,中际旭创营收、净利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该公司营收、净利更是实现“双翻倍”。财报显示,2024年,中际旭创实现营业收入238.62亿元,同比增长122.64%;归母净利润为51.71亿元,同比增长137.93%。

今年前三季度,中际旭创营收、净利已超过去年全年。2025年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中际旭创实现营业收入250.05亿元,同比增加44.43%;归母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加90.05%。

在三季报中,中际旭创提到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资本开支的增长带来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增加。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自2025年一季度起,中际旭创光模块800G订单需求持续释放,出货量保持季度环比增长;而到2025年三季度,该公司重点客户开始部署光模块1.6T并持续增加订单,未来几个季度1.6T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6-2027年其他重点客户也将大规模部署1.6T。

据悉,中际旭创为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200G、400G、800G和1.6T等高速光模块,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5G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应用于城域网、骨干网和核心网传输光模块以及应用于固网FTTX光纤接入的光器件等高端整体解决方案,在行业内保持了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

根据基金三季报,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基金持仓量排在前两位,中际旭创则排在基金持仓市值的第三位,其股票在三季度被基金大幅加仓,基金持仓总市值超过了11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1158只基金持有中际旭创,持股市值1110.68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287.89%,占流通股比例高达24.89%。

国盛证券认为,光模块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增”发展局面。当前,1.6T光模块零售价格大幅上涨;800G及以下产品需求旺盛且覆盖范围广,降价速度明显减缓,呈现企稳态势。这一现象源于供需两端的多重因素共振:需求侧,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上修,算力建设需求旺盛;供给侧,技术迭代加速,头部厂商积极扩产满足增长需求。随着全球算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迭代持续加速,光通信产业链将维持高景气度。 

中际旭创也对公司未来业绩表现持乐观态度。其在10月30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中表示:“今年以来,行业需求快速增长,海外大客户持续上调资本开支指引,增加AI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对2025—2026年光模块的明确需求指引。伴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光模块行业保持高景气度和高确定性,预计公司2026年仍将保持较好的行业增长趋势。”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贾义航)

责任编辑:吴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