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中嫦娥住所被称为“广寒宫”,“寒”字就是寒国宫殿简称

大众日报记者 卢昱

2020-03-12 17:59:4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位于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办浞景学校的“念月馆”,布置合理,分为《天开日月篇》《竹月清风篇》《浞月传奇篇》《皎月高悬篇》《峥嵘岁月篇》《众星拱月篇》《披星戴月篇》《日新月异篇》八部分,每一部分都以月作为主题,内容丰富多彩。

馆内还重点介绍了嫦娥奔月的传说:神话中的后羿,力大无穷射掉了九个太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而现实中,后羿打猎上瘾,荒废了朝政,后来被杀害,寒浞继承了后羿的国和妻室,这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事件。

(月亮河)

很多学者认为嫦娥从浞河奔月,于是浞河有了诗意的别名——“月亮河”。人们把月亮中嫦娥的住所称之为“广寒宫”,其中,“寒”字就是寒国宫殿的简称,在“寒宫”的前面加一“广”字,也许是为夸张其规模宏大。在潍坊,嫦娥奔月的版本也有很多:有的说是吃了长生不老之药奔月的;有的说是投进了云台山上的古井,随着井里的云雾一起上天奔月的;有的说是她家人被杀以后,她朝着月亮升起的地方一直往东走去,最后感动了王母娘娘,把她招到天上,当了月亮仙子。

嫦娥升天了,而寒浞却被埋在历史的尘埃中,时而被月亮河的波光照亮。今寒亭区冢子后村以南还能看到寒浞冢,这座墓冢现在高六七米,在清朝乾隆年间还曾是“高三四丈,广数百尺”,这就是寒浞的墓冢,俗称寒浞冢。前面有块石碑,上面写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寒浞冢,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政府二00二年十月立”。围绕着这座神秘的冢子,有好多的民间故事。据乾隆《潍县志》卷一《冢墓》:“寒浞冢,在城东三十里。冢高三四丈,广数百尺。”民国三十年《潍县志稿》:“夏寒浞冢在县东三十里,第六区冢子后庄南,髙三四丈,广数百尺,见乾隆《县志》。”

在寿光,也有一处寒浞冢。在清嘉庆《寿光县志》中有如是记载:“寒浞冢,在斟灌故城东北隅百步许。按《竹书纪年》,夏帝相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浇率师灭斟灌,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弑帝。伯靡出奔鬲,自鬲帅斟寻、斟灌之师以伐浞,意浞为伯靡所杀,遂瘗于此也。”

虽然斟灌故城的寒浞冢已不复存在,但当地百姓却都知道村边上曾有一个“寒王坟”。当地百姓世代相传,这寒王坟是假的,里面并没有寒浞的尸首。当初人们修建这座坟墓,是为了寄托一种感情。因为寒浞父子当年先后消灭了大禹的两个后代——斟灌与斟寻,所以人们在建起禹王庙后,修一座寒浞坟来与禹王庙遥遥相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寒浞永远面对着大禹,让他向大禹赔罪。还有一种传说,是寒浞冢最早时四周用铁链子锁着,以示对寒浞的惩罚。

在今烟台莱州市境内也有一条浞河,据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掖县志》载:“浞河,城西六十里,世传寒浞所凿,俗名浊河。”

今莱州市的浞河已经干涸,河道也淤塞严重,有趣的是河两岸竟有5个与浞河有关的村庄,这五个村子紧挨在一起,分别称小浞河村、浞东村、浞西村、浞南村和浞李村。据那里的老人讲,上世纪50年代生产队里挖河底泥作肥料,无意中挖出了大量年代久远的船板,由此可见过去莱州境内的浞河的确承担过漕运任务。

寒浞之名也影响着当地的地名设置。到王莽时期,为了标志古寒国废城,在其旧地设“亭”作为“表志”之物,名为“寒亭”。唐代曾设立寒水县。由寒国到寒亭,其历史连绵不断延续了四千余年。而这种国名、县邑名沿用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国内实属罕见。由此可以看出,“寒亭”是一个有着漫长的丰富的历史信息的载体,亦是今日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无尽的宝库。 

郯城东海孝妇故事的产生和传播,都深刻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天有异象,则因人起,这一的逻辑背后,传递着古人敬畏天地的价值追求,而墓、祠、碑刻与文人咏唱、百姓口耳递传相得益彰,从而保存了极具魅力的乡土文化,成为郯城地方特色文化的源头活水。

(大众日报客户端 记者 卢昱 报道)

责任编辑: 傅欣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