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大新闻|毛主席亲笔写下五个字,山东人民自此书写一段传奇
大众日报记者 刘芝杰 赵德鑫 杜辉升
2021-01-28 00:32:2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院内的石碑上铭刻着五个大字“派兵去山东”。
1938年9月29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派兵去山东”的决定,并亲笔写信给山西八路军总部。1938年11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来到沂水县王庄。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12月27日,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在王庄成立。1939年3月罗荣桓、陈光率领八路军115师主力进军山东,极大地增强了山东的抗战力量。
一时间,王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山东抗战的军事指挥中心。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的主要机关驻在王庄,有关机关驻在王庄周围村庄,如分局党校驻夏蔚,山东纵队侦察连驻柳树头,鲁迅艺术学校驻宅科,大众日报印刷所驻云头峪。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成立后,沂蒙山区逐步成为全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之一。在长达十多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120万沂蒙儿女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将士血洒疆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但沂蒙山既不是一座山,也不是一道山脉,而是指以蒙山和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点此阅读大众日报此前报道《沂蒙精神,党和国家宝贵精神财富》
新年伊始,沿着先辈的足迹,记者来到了沂蒙老区及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春季里来绿满窗,妇救会员缝衣裳,缝好新衣送前方,战士们穿着喜洋洋……”80多年后,朱凤兰仍能清楚地哼唱当年描述根据地群众踊跃支前的《缝衣歌》。交流中,她三次提起自己18岁入党的经历。1944年12月,18岁的朱凤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识字班班长。
共产党、八路军和老百姓以心换心,才有了“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有20万人参军,百万儿女拥军支前,10万将士埋下忠骨,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在党的培养下,沂蒙精神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形成。
“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诞生于烽火沂蒙的这首《跟着共产党走》,成为人民“永远跟党干革命,砍下脑袋也不叛党”的生动写照。
1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夏蔚镇王庄村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正对着大门的是“派兵去山东”五个雄劲有力的大字。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穿越时空,承载着那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岁月。
时时刻刻与党同行。1938年8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创办一张能够宣传贯彻党的抗战主张和政策,动员和鼓舞全省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报纸,于是一个30余人的印刷所随着省委机关迁到了沂水,在夏蔚镇云头峪村开始筹建报社印刷厂,当时村民刘茂菊主动将自己的婚房借给大众日报使用。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首份报纸就诞生于该村。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在沂蒙山深处出版,靠的是交通员们越过千山万水,冲破种种艰难险阻,将报纸发往全省各地、大江南北和革命圣地延安。仅云头峪村先后就有12人直接参加报社工作,其中张之佩四兄弟一门就有9口。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共有530多位同志壮烈牺牲,其中340多位是交通员。
点击链接,看大众日报80多年的初心、传承和见证《视频|重走创刊路·溯源80年:初心》
在艰苦的岁月里,沂蒙山根据地的党政军人员如何与群众一起扛过寒冬,走向春天?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大众报人如何一手握笔一手拿枪,践行“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办报宗旨,以钢铁般的信念、愈挫愈勇的力量播撒着火种,传播着希望?在这次采访中,记者试图从历史的细节中找寻答案。
点此阅读大众日报记者探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看沂蒙精神在当代如何传承与弘扬《风起沂蒙山》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辉升 赵德鑫 报道)
责任编辑: 刘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