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大众日报记者 马清伟 李檬 策划 张德春

2020-02-18 06:47:38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时不我待抓好经济发展工作,以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打赢经济发展保卫战,两考都要胜,两战都要赢。

壹|练好防疫情和抓经济的“平衡术”

如何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首先要正确理解、科学把握防疫情和抓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性质上看,高质量发展是山东立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矛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而推进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则是一项具有遭遇性质和阶段任务特征的阻击战。我们绝不能以具体战术目标损害整体战略目标,只顾严防死守而忽略发展大局;也不能只顾经济生产而对疫情防控产生丝毫松懈麻痹心理。

从群众诉求看,要健康也要发展,一个也不能少。从个体性看,生命健康是“1”,其他都是“N”,防疫情是生命健康权层面的首位诉求表达,底线必须守住;从社会性看,发展是源头活水,经济社会发展能保障疫情防控的各类要素资源所需,能冲散抚愈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抓生产是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内在需要,发展本身即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防控。

因此,我们应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全局,实事求是,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坚决防止一边倒、片面化和极端化,练好防疫情和抓经济的“平衡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贰|确保防护安全前提下,全面提升复工复产质量和效率

两手都要抓,具体应该怎么抓?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杜绝“一刀切”,实施精准防控。当前山东疫情防控总体稳定,已经从初期的全面封堵模式进入精准治理模式,应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摒弃封路、封城、封村、封厂的“一刀切”做法,实施差异化、分类分级治理,分域、分业、分企施策,在切实做好安全防护、严防外来输入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复工复产,加大用工、用能、资金、原材料、物流等要素支撑保障力度,破堵为疏,将疫情防控的紧急战时机制向常态化治理框架转换。

有效需求可以短期延后,但生产参与不能中断。疫情防控对供给和需求均有冲击,但影响的路径和效应存在差异,基本格局是短期内需求被抑制和推迟,供给一度被压制和阻断。被延缓的需求可以后续释放,但被阻断的供给会直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库存空间和供货能力,一旦库存持续空档,将严重冲击严丝合缝的工业体系的自洽性,甚或导致供应链断裂及制造业停摆。因此,有效需求可以短期延后留存,但供给体系的生产能力和库存储备不能停滞;消费需求和欲望可以暂时收敛从简,但居民收入来源和生产参与不能中断;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可以适当调整,但企业对冲刚性成本的复工复产诉求不能忽视;供给侧运转的步伐可以缓行加速,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不能偏离。

以制造业为主阵地,以服务业为主战场。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应以制造业为主阵地,加码生产保供给,高质高效促发展,确保山东在整体供给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应以服务业为主战场,扩大内需稳增长,增加就业惠民生。应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复归活力,以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嫁接传统产业,千方百计激活存量,注重发挥“十强”产业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引导鼓励智慧产业、数字经济、远程在线业态发展,推陈出新扩展增量,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活力充分迸发。

在确保防护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提升复工复产质量和效率。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经济运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协作关系,法治化诚信互动将推动经济加码复力,过激性管制干预则将滞缓经济回暖。尤其在当前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若采取传统一对一的审批式复核,将极大增加企业运行成本,人为延缓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对此应采取有效办法,在确保企业防护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提升企业复工复产质量和效率。

有扶有控、压懒保为。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各地勇于担当作为,在防疫情、抓生产、促发展等方面创新举措频出,如滨州滨城区网格化防疫布局、威海高新区全产业链精准招商、日照岚山经济开发区跨境飞地项目推进、省商务厅开通云平台线上“云招商”等,种种务实做法取得良好成效。但同时,一些地方也存在办法不多、措施不实、畸轻畸重、过犹不及等错误做法。对此应确立特殊时期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有扶有控、压懒保为,这是当前统筹防疫情和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叁|疫情会造成短期冲击,但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很多人关心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就山东而言,经济运行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冲击,特别是去年一季度服务业基数和增速较高,今年同期则处于防疫缓速状态,预测一季度指标下行压力较大,但随着后续复工复产的加码回力,总体看影响可控,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全年放权让利改革的力度会更大,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不会变。

从产业结构看,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的韧劲和回旋余地较大。山东制造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高端先进制造优势突出,细分行业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上游,受疫情直接冲击面小;农业资源禀赋优良,农产品种类丰富,产业自我调整能力强,在全国供给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从山东驰援湖北的品目丰富的各类防疫设备、医疗用品、工业产品、农产品清单中可见一斑。可以预见的是,全年与防疫相关的药品食品、医疗器械、工业用品及上下游行业订单和生产,将处于扩张饱和状态。另一方面,本次疫情在对传统服务业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催生了无人售货、自提货等新兴服务业态,疫情防控将加快5G通信、AR/VR、无人机、机器人、云游戏等新技术应用,以及跨境电商、远程办公、线上服务、灵活用工等新商业模式的兴起,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智能化、线上化、虚拟化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疫情冲击形成对冲效应。

从需求结构看,山东作为投资大省和人口大省,经济调控的弹性和施力空间较大。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序推进,一大批颇具投资规模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储备将成为经济稳健增长的有力支撑。同时,随着经济活动的活力复归,疫情防控期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得到逐步释放,消费潜力的挖掘和新兴消费领域的兴起将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基础引擎。

从应对策略看,山东第一时间出台了意见方案,政策“排忧解难”的及时性和精准性非常强。如山东立足疫情防控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现实影响,于2月2日率先出台了《关于认真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费政策的通知》,于4日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又出台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16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各市也陆续出台贯彻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给企业吃下政策“定心丸”。各项应对方案瞄准中小企业复产后面临的资金链紧、税费负担重、运营成本高、稳岗压力大等迫切难题,架起共渡时艰“同心桥”,综合施力帮助企业渡关解难:通过降低利率费率、减免逾期利息、调整还款期限和方式、实施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等综合方案,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通过减免地方税费、延缓税款期限、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房租、用能、物流、合同履行等成本,降低企业税费及运营负担;通过优惠引导、强化补贴、优化服务等,加大企业稳岗支持力度。

肆|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加大支持产业企业力度

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如何实现?

用调控的办法稳态势,用平衡的思路促发展,用先进的产业塑优势,用完善的制度立根基,用托底的保障筑底线。

群策群力,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坚持就业优先,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全力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重点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难题,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发挥其稳就业、稳经济、稳预期的主力军作用;以大学生、农民工群体为重点,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精准化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设立更多公益性岗位,最大限度减少“供需错配”;发挥大企业和国有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拓链、强链、补链,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主业做优做强;支持外贸企业抓紧复工生产,加大贸易融资支持、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加强贸易救济处置服务、支持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深耕细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切实保障好疫情期间的物资供应,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以疫情防控为契机,着力改善农村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条件,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产业和项目为支撑,稳步推动农村承包土地规模化流转,创新利益分配联结机制,高质量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工人,使农民、村集体从权益流转、土地用途变更中获得更多利益;完善农村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老年人生活水平。

多点发力,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企业创新发展。尽快出台培育优良产业生态的意见,引进打造一批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企业集群,让产业上下游衔接更加紧密、产业链布局更加完整,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体系。依托山东制造优势,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发展壮大,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新生态;大力支持以智能化、线上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灵活用工、跨境电商等新行业发展;培育挖掘以网络化为载体的政务、商务、教育、游戏、娱乐等新兴消费增长点,加快释放有效需求潜力;布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集群、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发挥大项目的乘数扩散效应,加快推进在建项目落地,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多措并举开创“双招双引”工作新格局。破除利益藩篱,完善制度标准,健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制度体系,引导鼓励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担当创新作为。

系统集成,“聚金汇银”推动政策落地生根。当前的应急政策,主要是针对疫情冲击的短期因应方案,对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具有重要的“输血”作用,但着眼长远,还应立足企业诉求,聚焦减税降费、财政补贴、土地、融资、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瞄准企业融资担保、资产确权、技术改造、手续办理等政策堵点,整合集成为高含金量、低受益成本、落地性强的系统性政策体系。应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行动,培育一批财务规范、内控科学的现代化企业集群,提升企业对政策的承接能力和良性互动能力。同时,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贸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加大平台对接和稳岗安置疏通力度,构筑经济运行安全防线。(执笔:袁红英 张念明 转化编辑:马清伟 李檬 策划:张德春)

责任编辑: 张晨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