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 | 多些“回头看”,少踩“急刹车”

2020-07-15 06: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农民工外出就业受阻,收入水平较往年明显下降;农产品滞销,造成果农、菜农经济损失。

近期,一些地方的洪涝灾害,更加重了当地的返贫风险。一些困难群众,如果原先已退出了贫困户的状态,根据当时收入情况取消了低保救助、教育补贴、住院报销等政策,则势必会让家庭情况更加雪上加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这一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意义尤其凸显。

返贫风险上升

现实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帮扶力量撤出后,脱贫村、脱贫户又返贫的现象,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如一些贫困村,其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村庄发展需求并不适应,尤其是精通产业经营管理、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的后备干部,明显不足。

这种情况下,那些借助驻村工作队建起的产业项目,一旦帮扶力量撤出,由于缺乏本地人才的支撑,很可能难以做大做强,无法成为村庄稳定脱贫后的持续发展动力。

再有,脱贫前,政府、银行等在资金方面给予贫困村大力支持,各产业在资金方面问题较小。脱贫后,若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银行扶贫贷款额度骤然降低,而刚刚脱贫的村集体经济基础却依然较弱,资金跟不上、经营不得当,就很容易造成扶贫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继而出现停产、减产,甚至造成产业帮扶下的困难群众失业,导致返贫现象发生。

对于贫困户来说,由于增收渠道单一、增收项目易受市场等外界因素干扰,那些脱贫不稳定户,以及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未被列为贫困户的边缘易致贫户,尤其是年老体弱、残障失能、长年患病等群众,一旦帮扶措施减弱,也很容易出现返贫致贫现象。

上述情况都属于“断血式返贫”的表现,即政府或社会组织、个人等一旦终止对扶贫对象的物资、技术帮扶,或减弱帮扶力度,扶贫对象立刻重返贫困状态。

帮扶不能“急刹车”

从“输血”到“造血”,中间有一段过渡期。过渡期内,帮扶政策千万不能“急刹车”,帮扶力度一定不能“断崖式下降”,否则极易造成脱贫成效不稳定、难保持。

对此,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是接近目标越要沉得住气。

各地切莫一味关注数字脱贫,一听摘了“贫困帽”就踩帮扶“急刹车”,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忽视了过渡期的帮扶“一程”。

要知道,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巩固脱贫成果,必须牢牢守住“防返贫”的底线。

因此,“摘帽”地区绝不能放松大意,而应继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多管齐下防止返贫;要“扶上马,送一程”,提高村集体、贫困户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的稳定脱贫。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外界帮扶力量不能立刻撤离。同时,要培养带好本地干部队伍,打造一支留得住、善战斗、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为村庄长效脱贫提供稳固保障。

要设立政策过渡期,在产业、就业、消费、医疗等方面,适当保持政策连续性,避免贫困户因帮扶政策调整返贫。

常态化“回头看”“回头帮”

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建立起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的不良循环。

可依托城乡基层治理网格,细致摸排、准确分析、及时把握低收入群体返贫的概率、成因和类型,将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监测对象纳入扶贫信息系统,借助在线申报APP系统和扶贫脱贫服务热线,做好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快速预警和动态帮扶

应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充分利用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全面监测脱贫户因学、因病、因残、因灾返贫致贫等非主观因素风险,及时掌握网格内群众的突发性困难问题,用对用好低保兜底、防贫保险、公益性岗位等帮扶措施,加大医疗救助、专项救治、搬迁安置等综合保障力度,使临界农户始终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要加强督查巡查力度,紧盯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既看脱贫数量更看脱贫质量,坚决杜绝政绩脱贫,对形式主义、虚报脱贫数据等问题进行追责问责,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把防范贫困户返贫致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聚焦产业发展,将资金、企业、合作社、土地、农民等资源有机融合起来,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造血”功能,引导群众强化自立自强致富思想意识,栽好“摇钱树”、养起“下蛋鸡”。

应以就业为圆心,坚持频道不换、靶心不散,抓实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强化创业扶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进村联户、带动贫困户增收,拓宽外出务工、入股分红等增收门路,确保群众“有业可创、有工可就”,不再单靠土里刨食,有效增强应对疫情影响、市场波动的致富能力。

作者:夏浩然

责任编辑: 马清伟 李檬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