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这个“朋友圈”,对省会圈发展至关重要

2020-08-25 06:1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协同扩大优质教育供给”。

截至目前,山东152所高校中,在省会圈内办学的有90所,占总数的59.2%;这90所高校中,本科院校有34所,占全省本科高校的48.6%。

可以说,省会圈集聚了山东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中,省会济南拥有本科高校23所,占省会经济圈本科高校的68%。

作为全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省会圈应如何搭建好高校“朋友圈”,以发挥合力优势,带动引领经济一体化发展?

10所“省部共建”高校

目前,山东有“省部共建”高校13所,其中10所位于省会圈内。

这10所“省部共建”高校,要当好“领头羊”和“排头兵”,找准定位,争先进位,重点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引领带动一批人才培养质量高、科研服务能力强的学科群,努力形成高峰高原相结合、分类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山东板块”

要夯实共建基础,积极兑现共建承诺,避免将共建从责任变成“荣誉”,防止共建“空心化”。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共建长效机制,鼓励高校与地方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载体,引导共建各方持久合作,丰富共建内涵、提升共建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共建动力机制,即由过去单纯的外部驱动,逐渐过渡为自愿合作、互利多赢的内外部结合的驱动机制。

跻身“省部共建”,意味着被赋予了更高的发展期望,即“在本省不可或缺,在本地区名列前茅,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重大影响”,更应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鉴。既要独辟蹊径,出思路出经验,又要练内功、强底气,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中有地位,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

共建高校应以打造高校“梦之队”为己任,不断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紧紧围绕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创新型省份建设,改革攻坚,在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中担当作为、乘风破浪。

淡化“交椅意识”,打造“真联盟”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地方大学建立大学联盟,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我国较为知名的大学联盟有C9、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等,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山东省会圈,成立于2015年4月的山东高等学校优质课程共享联盟,以山东大学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圈内的山东师大、山东财大、山东农大、山东中医大、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等16所高校为理事单位。联盟聚焦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和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等问题,通过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大规模、深层次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

成立于2018年12月的山东省高校“长青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山东师大、山东中医大、齐鲁工大、山东交通学院等10所高校。 根据“长青联盟”章程,成员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图书资源、平台设备、社会服务、国际教育和学生交流互换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合作。

联盟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建设好、发展好各类合作联盟,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突出平等性,淡化“交椅意识”。在合作过程中,各联盟成员要取长补短,避免恶性竞争,通过资源整合,产生“1+1>2”的集群聚合效应。

要强化实效性,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要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构建保障联盟运行的支撑体系,包括政策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激励竞争体系、监管保障体系、经费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等,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努力突破大学围墙,全方位开放办学。

校企、校地、校校“三融合”

教育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其重要支撑。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验看,高等教育一体化无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山东省会圈7市,地缘相近,高校间的合作基础稳固,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较大。进一步打破区域化分割壁垒,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之路,已成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一体化,有助于区域产业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充分流动,倒逼区域产业和城市功能布局。因此,要积极营造人才环流机制,促进人才良性竞争。宏观层面,高校要明确差异化发展方向,激发内生动力,而不要“挖墙角”,一味“外引”,忽略“内培”

要打破区域内“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势,以省会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布局为依托,通过建立基于产业链的区域人才联动机制,打通行政区划人才发展壁垒,实现区域人才充分流动。主管部门要调控区域和高校的“人才市场”,制定规范性的公共政策,通过协作或合作的方式促进人才多样化交流,规避区域间高层次人才的恶性竞争。

可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打破区域壁垒,破除“一亩三分地”困局,通过学分互换、图书资源共享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瞄准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注重开门办学,加快校企融合、校地融合、校校融合,将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创新科技协同攻关模式,总结提炼“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科教融合经验,改革科研评价机制,以科学研究实际贡献度为评价标准,提高科研人员参与联合攻关的积极性。要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一线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创造性,激励他们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新的作为。

核心强,则区域强

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一个个强省会正在崛起,以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和带动。

济南是省会圈的核心城市,集聚了圈内85%的高校资源,有山东大学等4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70余万,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18家。

可以说,省会经济圈发展快慢关键在济南,济南强则对其他6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基于此,必须着力完善央地、省地共建体系,以“载体+体系”模式,提升省会在高等教育层面的首位度

健全完善校地合作机制,对标“科创济南”,搭建载体平台,推进济南大学城(长清、章丘)建设,积蓄动能,实现“校、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特别要积极落实《打造“山大系”品牌 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视“山大系”为省会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校友系”“校企系”“齐鲁医学系”等资源优势,加强与山东大学在科创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建更多高品质科创空间,推动科教产教融合发展,携手打造全省全国创新高地。

健全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助力济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总部基地和创新高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科创园区、创新综合体,培育打造“第一医大系”等品牌,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最后,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向济南“柔性流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高校对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贡献度。

(作者:于洪良,系山东财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马清伟


更多内容,请关注大众日报理论版微信公号“山东深观察”

责任编辑: 马清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