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这张“画像”,对山东“十四五”规划非常重要

2020-09-16 06:17: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当前,中央和各地都在研究制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山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十四五”期间发展如何,不仅深刻影响山东自身,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客观准确把握山东省情,对山东经济现状和基本特征进行一次“精准画像”,并在此基础上谋划和制定好山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

认清现状,才能更好谋划未来

山东经济现状是“十四五”规划的现实起点和约束条件。认清山东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优势和劣势,是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的基础。

我们可以把山东省经济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经济总量大而质量中上、人口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产业体系齐全、实体经济和海洋经济实力强大、县域经济发展较好且整体平衡、政府掌握和调控资源能力突出、国有经济总量较大而效率还有很大提高空间、民营经济总量不低而活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可以说,山东经济进一步发展还是有巨大优势的。

自然禀赋方面,综合考察地形地貌、土地数量和质量、经纬度和温度降雨量、海岸线及其质量、地上地下资源等,山东不仅明显好于粤浙苏,而且也是全国最好的省份。传统公共物质资本积累较多。山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重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一直是最好省份之一。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三,既是重要的发展成就,也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百强县中,山东数量始终位居前三,区域发展比较平衡。实体经济(包括海洋经济)实力强大、基础好。

综合来看,山东的资源禀赋(生产要素结构和质量),决定了山东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素质。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海洋产业、农业,亦即实体经济,是山东的优势和立省之本,也是山东经济备受中央重视的原因。同时,山东进一步发展好实体经济,也符合国家“脱虚向实”的战略导向。关键是提高实体经济的技术含量,全面提高经济和产业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看到优势的同时,也要正视山东经济的一些不足。

如,技术资本投入不够、投入效率有待大幅度提高。虽然山东R&D总投入排全国第三,相对实际财力而言已经很尽力,但与排名第一的广东和排名第二的江苏相比,多年来只有它们的70%左右;R&D投入强度(R&D占GDP的比值),山东不仅落后于京沪津,也落后于粤苏浙;投入产出效率更低,从专利产出指标看,与粤苏浙差距是2-3倍的数量级,远远高于投入的差距(只差30%)。这是一个需要分析和解决的大问题。

如,山东虽然是人口大省和人力资源大省,一些城市也能比较多地吸引人才,但与更发达的省份比较,还是有明显的不足,表现在:山东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东南沿海唯一人口流入流出总量基本持平的省份(其他皆为净流入);与粤苏浙比较,人口中大学生比例最低、文盲比例最高;高层次、战略性科学家少,依靠市场机制吸引和筛选的非官方头衔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少,因而产业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偏弱。

如,缺乏具有超大经济总量、强大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的大城市经济体。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两个大城市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广东的广州和深圳。广州、深圳两城市占了广东40%以上的GDP。浙江次之,杭州和宁波两城市占了全省经济总量的35.59%。江苏的南京和苏州占了全省经济总量的28.06%。而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仅占21.93%,而且规划水平和日常管理水平也与沿海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广东经济总量和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领先全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州和深圳的强大辐射力、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

如,民营企业活力不够。山东民企数量不少,规模也不小,但是普遍追求大,创新能力不够,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喜欢盲目扩张,经济形势不好时自我解困能力弱,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国内形势,是我们制定“十四五”规划、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对此必须有准确研判和可行的应对措施。

新冠疫情将会相对长期地影响经济,尤其是影响国际经济关系:一是直接影响贸易往来和人员往来;二是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三是对国内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山东经济外向度比较高,受到影响可能要高于全国多数省份。对此,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从通畅国民经济循环的角度,“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此外,国内几个重要现象也值得高度关注和研判。

首先,近几年来,居民储蓄率快速递减,负债率持续提高,而且有加速之势。据央行统计数据,中国居民负债总额2020年上半年已接近60万亿元,人均超过4万元。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中国历来是一个高储蓄率和高储蓄量的国家,由于房贷、网络信贷和年轻人消费观念变化,居民负债率和负债量急剧提高,这会深刻影响投资、消费、教育支出,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其次,伴随金融开放,国际国内金融风险并存且相互叠加。整个金融系统的敏感性、脆弱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职业道德,与应对可能的冲击和风险的要求之间有比较大的差距,必须正视。

再次,经济下行压力大,叠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各级财政收入增长不快、支出增长较多,财政压力增加。同时,国有经济部门体制困扰、改革攻坚较难,民营经济部门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虽已取得重大成效,但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外部冲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节奏,还没有完全渡过转换的阵痛期,这是我们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必须考虑的重要背景。

准确把握“双循环”,扬长避短“调结构”

立足山东省情,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谋划制定好山东“十四五”规划,首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双循环”的内涵和要求:在尽量拓展国际市场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经济的内循环,把重心放在完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上。

对于山东而言,加强内循环,既要加强省内循环,更要加强全国循环。重点是:补链,即补齐产业链的短板和空档;强链,即提高创新能力、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长链,即延长一些产业的链条;去链,即像去产能一样删除一些产业(特别是金融)中寄生性、负外部性的中介性机构、企业等;护链,即对一些重要又确实还脆弱的产业,在自主开放前提下实施适度保护;联链,即强化地区之间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市场开放度和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促使要素自由流动和信息共享。

同时,必须在内循环中进一步提高产业和产品质量,不能把过去的“对外高质量、对内低质量”的思维和做法,置于新阶段的“内循环”之中。

在此基础上,合理设定GDP增长率目标。没有GDP增长,就业、居民收入和政府财政都将受到严重影响,许多该做的事都成了“无米之炊”。“十四五”时期,大规模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依然是最可行、副作用最小的拉动经济增长途径,也是符合山东短期和长期发展需要的方式。当然,基建也需要优化结构,包括“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结构等。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是“高质量实体经济战略、高质量海洋经济战略、以济青为双核的超大城市经济战略和人才及技术创新战略”。其中,人才战略是技术创新战略的基础,人才和技术创新战略是前三个战略的基础。

应强化超大城市经济思维,打造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和以其为中心的两大城市圈。山东经济,从区域意义,发展重点就是“两圈一线”,即以青岛为核心的城市圈和以济南为核心的城市圈,加上济青一线的城市。“两圈一线”高速高质发展起来了,其他地区才可能真正被带动起来。即使少数地方被带动的少一点,也能把其人口吸引到两圈一线来,对其他地区的扶助也才有物质基础。广东就是如此,发展重点一直在大湾区。没有重点也就没有亮点,没有真正的创新中心,从而也就没有能够起重大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极。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准确定位山东的产业结构,扬长避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重点从产业、企业和产品转移到生产要素。

首先,山东以实体经济提升为重点,靠实体经济立省和富省富民,永立不败,因此必须“两条腿走路”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千万不能迷失自我,扬短避长,变得什么都不是。新兴产业发展,贵阳和杭州等城市值得借鉴,但借鉴的是思维方法和营商环境,而不是具体的产业和做法。我们有条件、也有基础,打造出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海洋产业基地来。

其次,各级要尽量、尽快地把产业政策的作用重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上来,主要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基础科学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公共物质资本积累,以补生产要素短板、提高要素质量,不要直接干预产业、企业和产品,把这些交给市场去选择。

最后,坚持和落实“两个创新”:国有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创新,必须落实于具体点上和行动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就是国有经济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深化到位,经济难有活力,民营企业难有好的发展环境。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认识国有经济在新时代的功能定位,不要越位,已经越位的、存在于竞争性的、非重要产业的国有资产,要坚决退出来。先退出,再考虑怎么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

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必须靠投入和人才。没有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投入的经费产出低、浪费严重,既有人才不专心、不努力搞研发,国外的人才不回来,国内的人才还流失,企业急功近利,不进行核心技术创新,种种因素必然导致我们一到关键时刻就受制于人。因此,“十四五”时期,一定要把科技创新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千方百计突破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

(作者:黄少安,系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原文载于9月15日《大众日报·理论周刊》)

更多内容,请关注大众日报理论版微信公号“山东深观察”


责任编辑: 马清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