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学好“第一课”,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2021-01-19 00:06:0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高度,分析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阐述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阐明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对于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开阔视野,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当前正值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开局之年面向“关键少数”的“关键一课”,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必须牢牢把握、须臾不可偏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政治论断的形成、坚持,与政治现实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正确处理静态政治科学和动态政治现实之间的关系,主要方式就是依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供给与调节。党的执政活动和执政过程,就是党的基本理论规范政治现实的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新发展阶段彰显历史进程的客观性,新发展理念彰显历史进程的主观性,新发展格局彰显历史进程的实践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共同开启新历史进程,共同催生新发展力量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实践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坚持和践行党的基本路线,需要党始终保有与时俱进、自我革命、积极行动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新发展阶段的提出和政治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阶段,开始进入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十九大提出新思想新方略,历次全会相继组建领导机构、修改宪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完善制度、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方面工作,一系列举措和安排形成整体合力,加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新发展阶段,正是我们党朝着目标,审时度势,精准把握我国发展环境,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出的重大政治安排和部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有改革开放40多年不懈奋斗的物质基础,有广大人民群众团结统一的民意基础,有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改进的政治基础,新发展阶段一定能够扬帆起航,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新作为。

贯彻新发展理念,既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内涵要求,也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显著标志,从根本上决定着新发展阶段的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从政治性、实效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就政治性而言,新发展理念本身就是党的政治属性的表现,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发展实践中的自觉与实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理念及实践必须坚持经济理性与政治立场的统一。就实效性而言,新发展理念要始终面向新发展阶段现实,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上实现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方面一致,在发展结果上达到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统一。就安全性而言,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物质力量,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维持和巩固发展能力的战略决策与安排。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关乎我国经济现代化成败的重大路径选择。

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立足构建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努力处在全球经济交往的主动和优势地位,自主发展,以我为主,扩大自身发展能力与发展权力,以新发展格局凝聚和形成新发展能力。对外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对内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主动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取得现实突破,就必须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形成现实的发展能力与活力,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坚持发展目的与规律的统一。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目标,就必须遵循中国社会运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发展意味着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诞生,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必须具备自我批判与超越能力,批判与超越意味着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创造现代化建设新高度。

党的领导代表着中国社会的能动与自觉,党领导人民设计和统筹中国发展,就是社会以实践方式进行的自我批判与超越。新发展代替旧发展,就是发展能力与发展结构再造,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形成的结构性力量就是新发展能力,就是推动社会实现自我变革的现实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政治条件与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为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注入了内涵与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理念提供了物质基础与行动力量。新发展阶段彰显历史进程的客观性,新发展理念彰显历史进程的主观性,新发展格局彰显历史进程的实践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共同开启新的历史进程,共同催生社会变革的新发展力量,新发展能力主导下的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课”也是“启动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新能力,不断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行了整体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全党统一行动和努力奋斗的方向,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这次重要讲话着眼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确立了我国现代化新征程的指导原则和路径选择,作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战略安排,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政治要求和重要举措,也是坚持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创举。一方面有效推动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由议程变为行动,开创了创造性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的政治典范;另一方面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自觉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出发,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实践认识和政治认识,有效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政治基础。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升了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向新的高度。

当代中国发展处在新的历史方位,面临许多深层次的发展难题。转变和提升发展进程中的目的、动力、方式和路径,既是对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直接考验,也是对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决心与能力的巨大考验。一方面要遵循中国长期发展的制度逻辑和思想逻辑,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关照中国当前发展的现实与环境,既要保持政治与理论正确,又要在实践中务实和管用,就必然要求党主动作为、科学作为、创造性作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不断提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新能力,不断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与进程,成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年伊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作为,自觉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主动引领历史发展进程与方向,及时为中国取得新发展按下“启动键”。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危机时刻,在“东方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特殊时候,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刻,中国成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曹鹏飞,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

责任编辑: 马清伟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