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山东这块“试验田”,如何结出更多硕果

2021-01-20 06:03: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七次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五中全会《建议》要求:“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发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形成更多首创式、差异化、集成性制度创新成果”。

2019年8月,山东自贸区正式挂牌。2021年1月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正式施行。从已有实践来看,自贸区首个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第二年将是承上启下、完成攻坚任务、实现改革突破的关键之年。因此,2021年对于山东自贸区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以占全省万分之7.6的面积,吸引了全省1/10的外资,创造了全省1/10的进出口贸易额

自设立以来,山东自贸区对标总体方案中的七大任务,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以占全省万分之7.6的面积,吸引了全省1/10的外资,创造了全省1/10的进出口贸易额。

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实行“负面清单”放权,清单事项仅占省级行政权力事项总数的7.5%;在全国首创“一证(照)通”改革,59类办理高频行业率先纳入改革范围。

投资领域改革方面,全面落实最新版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日本东丽、英国BP石油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落户自贸区,落户首家外商独资旅行社;自设立以来,自贸试验区新增外资企业300多家。

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创新关税担保模式,首推“企财保”关税担保;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开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首创海铁联运货物“全程提单”模式,实现“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

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面,开展全国首笔中国—新加坡货币互换项下新元融资业务;中欧国际交易所在中国设立的首个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落户片区;完成全国首票20号胶期货保税交割;推出基于关税大数据的线上融资产品——关税e贷;成立了青岛跨境基金中心,首只50亿规模基金顺利落户。

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制定出台《人力资本价值出资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探索以人力资本价值出资方式设立新公司;探索成立国际人才集团,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母基金,成立健康医疗科技产业联盟。

海洋经济方面,在全国首创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模式,实现“一次办理,全年许可”;首创海洋牧场平台确权机制和融资风险评判标准体系,创新推出“深海网箱箱体及设备抵押”“海水养殖天气指数保险”等。

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方面,青岛日本“国际客厅”启用,与横滨、神奈川、新潟、岩手等4城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往来韩国定期班轮卫生检疫“电讯申报、无疫通行”;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批复落地,以日韩跨境电商为切入点,借鉴日本“六本木新城”模式,积极打造“中日韩消费专区”。

依托先进生产要素集聚优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尽快发展成为双循环中的高端节点

新发展格局更加重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国内需求对国际要素的有效吸引,以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形成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山东自贸区建设应立足这一要求,科学把握发展方向。

依托要素集聚优势,融入国内大循环,打造内循环中的高端节点。

自贸区是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区,具备成为国内价值链高端环节和创新链重要节点的先天条件。下一步,山东自贸区应继续发挥要素集聚平台优势,依托先进生产要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尽快发展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高端节点。

技术要素方面,应着力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技术资本化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系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劳动力要素方面,应着力完善开放型的人才评估机制,构建市场化的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人力资本价值评测、出资和交易,建设国际人才集聚高地。资本要素方面,应更好发挥外资作用,引导外资以“建链、强链、补链”形式投向高端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推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

依托对外开放优势,切入国际大循环,重点推动形成与日韩的东北亚循环。

区域循环属于国际大循环的一部分,山东自贸区应充分发挥与日韩的区位邻近和经贸合作优势,以东北亚区域循环带动融入国际大循环。

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跨境电商、汽车平行进口、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企业开展保税检测、维修和再制造等。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方式。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积极拓展技术、文化、金融等新兴服务贸易领域;依托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打造跨境电商和数字服务出口集聚区。深化与日韩产业链合作。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机遇,加快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和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积极开展港口战略合作,携手打造区域性产业链。

依托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交通物流等优势,保障双循环畅通互促。

双循环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双向循环,即以国内大循环的崛起带动国际大循环复苏,以国际大循环的深度参与带动国内大循环质量和水平提升。

加快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将自贸区打造为制度型开放的规则引领区、压力测试区和国际对标区。以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和用户思维,打造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完善国际物流体系。积极探索物流模式创新,推动区域辐射,吸引内陆腹地进出口物流业务,构建连接国内外的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打造物流枢纽和供应链节点。

积极争取自贸区扩区,超前谋划建设自由贸易港,努力在全国自贸区梯队中走在前列

近年来,国内自贸区在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试验区面积也开始突破120平方公里的限制。

继上海两次扩区之后,第三批获批的浙江自贸区先于第二批的3家实现扩区。拓展自贸区面积,能够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开展先行先试,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功能扩展,为所在区域提供发展新增量和新平台。因此,山东自贸区也应积极争取和谋划扩区事宜。

山东自贸区扩区可以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在现有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基础上拓展面积,二是在省内其他市设立新的片区。就自贸区建设的初衷来看,第二种路径可能更加符合差异化改革创新的目标,也更有利于发挥自贸区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可重点考虑在威海、潍坊、临沂等市,争取新设自贸试验片区,这些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且都设有综合保税区。其中,威海是对韩合作的桥头堡,且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础条件优越;潍坊拥有全国唯一的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综合实力和特色显著;临沂是鲁南经济圈的发展排头兵,且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地区,有助于辐射带动鲁南经济圈发展。

建设自由贸易港,对于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意义重大。就山东情况来看,青岛无疑是建设自贸港的最优选择。青岛应充分借助建设上合示范区的优势条件,抓住中日韩自贸协定有望签署的战略机遇,跟踪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加快制度创新和改革探索,提升开放发展层级,为自由贸易港申建打好基础。

为将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及时复制推广,推动自贸区改革红利最大化,并为下一步扩区打好基础,全国多个自贸区均提出联动创新的理念,在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功能区等区域建设联动创新区或协同创新区。例如,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在其下辖的县市区及重点园区,均设立了联动创新区,实现了下辖区域全覆盖;陕西自贸区设立了宝鸡、铜川等6个协同创新区。山东自贸区也启动了联动创新区建设,如设立青岛片区潍坊联动创新区,未来应进一步加快联动创新区方案制定和建设步伐。

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是山东自贸区建设的特色任务之一。下一步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探索创新。一是在中日韩国家层面的合作框架下开展地方合作。紧密跟踪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以及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争取将谈判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在山东自贸区内先行开展压力测试。二是积极承接和举办中日韩三方高层次会议。争取在自贸区召开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会议、中日经贸副部级磋商、中韩经贸联委会以及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和磋商各级别会议,举办中日韩自贸协定官产学研高层学术研讨会。三是搭建中日韩三国展会合作平台。高水平办好东亚博览会,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展会平台,搭建中日韩三国优势产业、前沿技术、高端产品的对接载体。四是推动三国口岸建立高效顺畅的合作机制。加强青岛—釜山—川崎等口岸协作和互联互通,在中韩“4+1”港口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中日韩港口战略合作联盟,共同发展集装箱联运与国际中转、物流配送等航运物流业务。

(作者:刘晓宁,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马清伟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