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增多”“机油乳化”到底因为什么?

2020-03-26 18:21:27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机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我们有时候听身边朋友说爱车“烧机油”了,但随着用车知识的普及,已经有不少人知道机油也是有正常损耗的,并不是机油减少就是所谓的“烧机油”。那么“机油乳化”和 “机油增多”你遇到过吗?是否属于发动机严重故障?又怎样避免呢?

什么是机油乳化?

机油乳化从名字上很好理解,是指机油变成了乳状液体,是水与发动机机油进行混合后的反应。车辆产生乳化反应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车辆发动机机油会变为乳黄色或乳白色,机油泡沫较多,整体呈糊状。其实许多车主口中的机油乳化,都是机油盖上发生的乳化现象,那是凝结在机油里的水分在机油温度上升后挥发,遇到机油盖的低温后凝结造成的乳化现象。如果只是机油盖发生乳化,而机油没有出现问题的话,是不会直接影响发动机工作的。

机油乳化是怎么产生的?

有的消费者认为,机油发生乳化是因为机油质量不好,其实这与机油质量甚至级别都没有直接关系。机油出现乳化,一般是混入了不相溶的液体,也就是水。我们知道,我国的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普通汽油按照1:9的比例混合而成,相比传统型的汽油乙醇汽油可以有效降低排放污染。但是如果乙醇汽油长时间在发动机堆存,可能会产生油水分离现象。车辆在低温下运行时,发动机机体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升温。此时高温水蒸汽与冰冷的机体接触液化成水,回流到油底壳,长时间低温反复短距离、低速行驶,水分越积越多,与机油混合,通过搅拌发生乳化现象,形成乳化物。与机油增多原因一样,车辆低速短距离行驶时,发动机工作在未充分暖机之前就停止了,机油内凝结的水分不能完全挥发,就会出现白色乳化现象。

机油增多为哪般?

对此,笔者咨询了山东省首席技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赵林。赵林表示,其实机油增多并不是新鲜事,在很多车型身上都发生过机油增多的现象。目前行业内所有的发动机为了节省所有不必要的油耗,都会减少活塞环,尤其降低活塞环的张紧力,汽车在发动机运转时,有部分废气、水气和不充分燃烧的高温油气,不可避免地会经过活塞环间隙,从气缸窜入到下方的曲轴箱内。由于曲轴箱与发动机燃烧室温度差,导致窜入的高温气体凝结成液体融入到机油中,形成所谓的“机油增多”。这种现象,在发动机低温运行工况下尤甚。

而一般情况下,只要发动机进入正常的热机状态,随着机油温度升高,混入机油中的水和燃油又会被加热气化,而后通过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送回到进气道进行再次燃烧,机油液面也自然会回到正常状态。

如果你在近期发现了机油增多现象的话,先不要着急,仔细回想一下是否疫情期间用车都是短途开车?赵林表示,近期发现机油增多的车主,大都因为疫情期间用车较少,以往的通勤被短距离的用车代替,在冬季且短距离用车的情况下,发动机得不到充分的热机便停止了工作,所以才会出现机油增多的现象。而混合动力车型因汽油发动机间歇性工作更为频繁,“机油增多”现象更容易出现。

如何避免“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

“机油增多”“机油乳化”就和牙疼一样,本不是病,但是疼起来要命。几乎所有的车都会存在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的问题,这是由汽车的机械属性决定的。每一辆车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机油增多以及水汽进入机油的情况,但是如果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使车辆机油变质就属于正常范畴。如果车辆机油出现变质情况,就需要车主格外小心,检查发动机渗油情况,然后重新更换机油。机油乳化不需要过度紧张,也不能直接忽视,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机油即可。

好的驾驶习惯非常重要。目前许多驾驶员已经不像老一辈的驾驶员注意热车了,基本点火就走,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而充分热车恰恰可以有效避免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现象。

此外,如果平时用车较少或者开车距离短,也要适时地让车辆进行中远途的行驶,再加上天气已经转暖,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现象自然就会消失了。当然,作为汽车厂家,也要不断革新技术以应对消费者在用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人车生活才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 李扬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