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汇】这位济南戏曲家因抨击首辅被罢官,不平则鸣成“词山曲海”

大众日报记者 陈巨慧

2019-11-08 17:45:42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00:00.00]
                                    

中唐韩愈说诗歌创作“不平则鸣”,北宋欧阳修也言“穷而后工”,皆看到“不顺”对文学创作的反向促进。

在明代嘉靖年间,济南地区就活跃着这样一位戏曲家—李开先。他用多年的搜集创作,促成了北方戏曲的复兴。但对于他个人来说,文学的成就大多建立在仕途的酸楚上。

1502年,李开先出生在济南章丘。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李开先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年又考中进士,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户部的日常工作没有让他感觉新奇,但两次运饷赴边却让他大开眼界。

此时,蒙古部落频繁南下骚扰,北方百姓深受其害。李开先奉朝廷命令,先后两次运送军饷去宁夏边防。到达前线后,他发现边患形势严峻远超自己想象:边帅苟且偷安,防务废弛,军政腐败。李开先忧心于怀,回朝后大声疾呼,恳请朝廷刷新边塞军务,巩固边塞防务,甚至请求让自己赴边塞效力。但腐败的朝廷,怎能听得进去一个小小主事发出的呐喊。

因为行程辛苦、内心郁闷,李开先回京后大病一场,许久才得以痊愈。

嘉靖十三年,李开先调往徐州管理广运仓。李开先到任后,发现粮政同样弊端百出。不仅看管小吏盗取官粮,监管宦官也贪污纳贿,官仓粮储亏空严重。他决心革除积弊,厉行整顿。

但在宦官的阻挠下,整顿工作一开始就处处受到抵制。不久,李开先被调回京师,无奈结束了自己的整顿工作。

李开先眼见边疆内地皆糜烂,认为其根源出在内阁消极懈怠,导致天下官员蝇营狗苟,毫无生气。他愤怒地谴责内阁首辅夏言,言辞非常犀利,让夏言怀恨在心。

到了嘉靖二十一年,皇家宗庙发生火灾,延烧多处。盛怒的嘉靖帝令京师四品官员以上都要呈递辞呈。当时担任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职)的李开先正好正四品,自然也要奉旨撰写辞呈。没想到的是,别人的辞呈都是走过场,只有他真的在夏言弹劾下免官归乡。

无辜被罢,李开先郁闷不已。他在故乡翘首期盼,等着嘉靖帝重新起用他。但小小的四品官员,早就被嘉靖帝忘到九霄云外。李开先等得越久,就越知道希望渺茫,心中就越是酸楚。

此后,李开先把精力多放在了戏曲创作上。他“治田产,蓄声伎,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谈放歌,自谓马东篱、张小山无以过也……”但是他整理民俗戏曲的本意,却在于消磨内心酸楚。他常对人说:“古来才士,不得乘时枋用,非以乐事击其心,往往发狂病死,今借此以坐销岁月,暗老豪杰耳。”

在以后长达27年的时间里,这位年仅四十、有济世之志、负经济之才的文学家,就在辟拓园林、弈棋度曲、藏书集画、交游倡和、诗酒自放中抑郁终老。

李开先在章丘建起五座藏书楼,每座藏书楼前厅用于会客排演戏剧,后楼用于居住和藏书。不久,李开先创作《宝剑记》,震惊文坛,由此“词山曲海,名闻天下”。多年之后,他被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誉为“藏书之富,甲于齐东”。

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这位“词坛之猛将,曲部之美才”因病逝世。李开先死后,朝廷依旧怀疑他有“阴事”,下旨不准安葬。后来查无实据,才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下葬于祖茔。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原作者:鲍青)

责任编辑: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