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周•大众日报本周要闻:点线面解读“山东之变”!

大众日报记者 王文珏 黄露玲 王召群 徐超超 王志浩

2019-12-29 07:32:39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本周(12月23日至12月29日),最重磅新闻,莫过于25日-26日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思想决定格局,理念引领发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对于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凝聚攻坚力量,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矢志前行,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而自本周一起,大众日报要闻版开辟专题,重点关注山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亮点。大众日报“高质量发展新嬗变”专题,聚焦山东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新亮点、新成绩,把2019年的热词“山东之变”,以点、线、面的方式具体解析呈现——

践行新发展理念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转型的强烈阵痛,全省上下负重前行,以进固稳、整合提升、创新引领、“双招双引”、强基固本,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发展质量在提升,投资结构在优化,市场活力在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来了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

高质量发展新嬗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抽丝剥茧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难题,使山东这个沿海经济大省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昂首迈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科学,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

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山东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难题和矛盾,必须奋力蹚出一条路子来。

“山东的转型也是中国转型的缩影。只有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破解难题、蹚出路子、打开局面。”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室主任付保宗说。

新思路新举措从哪里来?发展方式如何转?在深入调研谋划、摸透省情的基础上,山东着力进行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推动山东工作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省委确定的八大发展战略将这5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很好地契合了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山东实际。”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红英认为。

贯彻新发展理念,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态度鲜明:要GDP但不片面追求GDP,要将稳增长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统筹安排、一体推进。

这成为全省各地抓项目、稳增长的自觉遵循。今年8月16日,胶州市洋河镇绿色健康科技产业园内,由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项目一期开工建设。为了这个大项目落地,当地拒绝了几十个技术含量不高的纺织机械企业。同时,科学平移了途经厂区130米长的泄洪道,解决生态保护问题,吸引项目方在此建设在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绿色、生态、旅游式、智能化食品工业园。

蓝图既定,持贵有恒。省委将2019年确定为“工作落实年”,在全省各级开展“七赛七比”,其意正在于动员广大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到基层一线抓落实,更多地投入到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双招双引”中来。

在比学赶超中干出一番新业绩、干出一片新天地。烟台组建了100人的专业招商队伍,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了8个招商专班,设立京、沪、深3个招商点和日本、韩国、香港3个境外经济合作中心,跑出了“双招双引”的加速度:全市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37个,前三季度合同利用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96.2%、20.4%。

质效齐升,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实现生产总值62309.4亿元,同比增长5.4%。但同时,前10个月“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43.6%,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37.4%,城镇新增就业118.9万人……从这些具体数据看,经济结构优化的“形”和此消彼长的“势”愈发清晰,新旧动能“增”和“减”的态势向新强旧弱加速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雏形已具,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90层才有头发的1/50厚!位于东营的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小小的纳米级钛酸钡粉体材料开发出的特种陶瓷材料产品琳琅满目。这种材料是制造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

国瓷是全球第二家掌握水热法生产纳米钛酸钡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今年,这家公司新上了特种陶瓷材料项目,包括200万片/年高导热陶瓷基板、400万升/年内燃机后处理装置、5000吨/年消费电子陶瓷外壳材料3个子项目,总投资9.46亿元。公司副总经理司留启对企业下一步发展信心满满:力争5年内实现销售收入由目前的2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

陶瓷,曾被视为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国瓷的发展再次印证了这样一条产业规律: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产品。

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承担着“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的重任。面对两个“70%”的产业结构和两个“80%”的能源结构,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加快把新兴产业培育大,把传统产业改造好,把落后产能化解掉,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以做优做大“十强”产业为抓手,山东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提升,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截至10月,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产业施工项目个数占全部制造业比重70.5%,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关停化工生产企业1500多家,化工园区从近200家压减到85家,经济结构的重化特征明显改善。

“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增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表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显著表现是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还包括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我省产业链不断向优质高端拓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成果,我省加快“万项技改”,推动“万企转型”。前三季度,全省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6543个;航空航天器及设备、电子及通信系统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高品质、工艺先进的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

在质量效益导向下,过去那种拼消耗、拼成本、“摊大饼”式的发展在省内各地逐步成为过去。蒙牛乳业泰安有限公司合理利用原有厂房的层高,对生产车间进行改造并搭建了第二层,节约用地上百亩,投入产出比大幅提升。这种厂房改造在蒙牛集团全国工厂中也是第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这种改造模式将会从泰安走向全国。

苦修内功,发展动力更强劲——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山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更加注重“修炼内功”,集中精力向改革要活力、抓开放挖潜力、促创新增动力、培育需求支撑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继续改善,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愈发充沛。

如今,在济南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从在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到拿到营业执照和免费刻制的公章,最快仅需35分钟。这是新技术应用于政务服务系统带来的高效率。工作人员介绍,企业提交的材料可实现智能存储,形成“数字资产”,基于此,各个业务审批部门可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优化,实施更多的“秒批秒办”和“不见面审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环境。”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说,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山东今年持续推进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7月下旬,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到北京、上海、雄安新区学习。学到了什么?总结三地发展的成功经验,关键在制度创新,核心是流程再造。

持续深化“放管服”、“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着力破解群众和企业办事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学习归来,各级各部门切实把学习所得落实到具体行动上。1-11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98.7万户,增长32.8%,其中新登记企业65.3万户,增长33.3%,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国有企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今年以来,我省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加快,为当好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添油加力”。

结构更优,高质量发展“筋骨” 更壮——

山东经济结构与全国相似度高,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为新形势下优化经济结构率先探出一条路子来。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以来,我省“三二一”产业结构态势愈发稳固,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今年前11个月,“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44.4%,高耗能行业投资降幅22.1%,能效等级1、2级商品零售额增长9.3%。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等多个维度看,山东经济结构重的特征正在加快改善。

走进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你会发现,这里的医生做手术时有“透视眼”——借助一副MR(混合现实)眼镜,手术部位与3D全息影像模型精准叠加,患者身体宛如透明,一台用时40分钟的脊椎关节手术,借此能缩短到20分钟,创口也更小。

今年5月,国内第一条、世界第三条MR智能眼镜显示芯片和镜片量产线在即墨落成。包括该项目在内,即墨今年新签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领域的9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值得关注的是,这样一批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已成功应用、反哺于医疗、教育、工业等各个领域,有力助推即墨这一青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向“智造”转型。

新兴产业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指向,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省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山东新动能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6年的39%增长到2018年的48%,“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6年的20.7%增长到2018年的25%。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行程过半,山东交出这样一份答卷:今年1-11月,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4.9%、6.6%和4.7%,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9和4.0个百分点。

“变化值得肯定,更值得肯定的是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刘德军表示,近两年,山东守住传统优势产业这一基本盘和立身之本,或从中裂变,或着眼于赋能、服务来培植新兴产业,“既不墨守成规,也不盲目冒险,这种扎实的产业结构调整远比短期数据重要。”

在此过程中,许多传统产业里的企业通过整合、嫁接、改造、转型,“点铁成金”“梅开二度”;许多行业、产业出现“集群式”变革,焕发勃勃生机。比如化工产业,万华化学100万吨/年乙烯、威联化学200万吨/年对二甲苯等一批百亿元级重大项目正加紧推进,投资千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有望年内开工。

“要继续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实、做深。”刘德军提到,相比前两年,一些地方在新兴产业招引上已呈现出目标更精准的好势头,下一步,建议集中力量、达成共识,基于各地主体功能定位重点培育几个新兴产业集群,确保有限资源用到“重中之重”上。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

12月25日至26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任务。

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出席。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指出,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八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在工作中,我们着力抓好“六稳”,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大家普遍感到,山东正在出现一些趋势性、关键性变化,发展质量在提升,发展后劲在增强,发展活力在释放,发展环境在优化,各方面更加关注山东、看好山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咬定目标、保持定力,聚焦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推进八大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优化经济治理方式,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活力;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合作,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会议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矛盾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我省经济发展仍处在深度调整期、瓶颈突破期、动能转换胶着期,传统产业“量大势弱”与新兴产业“势强力弱”并存,产业布局引领性支撑性不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接近“天花板”,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更要看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省各种有利条件正积厚成势,政策效应持续放大,重大战略平台叠加,产业赋能潜力巨大,新一轮对外开放优势明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消费升级催生新动能,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信心持续增强。综合分析,我省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总体判断没有改变,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变潜在优势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的决战决胜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扎实开展重点工作攻坚行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自觉把经济增长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统筹推进“三个坚决”,加快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提升“十强”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把重大项目作为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以重大项目带动若干项目、企业“星罗棋布”,形成一个个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以园区化提升基础承载能力,以集群化促进协同配套,以高端化集聚人才技术,以融合化推动产业创新,以绿色化开辟成长空间;创造更多有效供给,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二是坚定不移打赢三大攻坚战。紧盯革命老区、黄河滩区、湖区、库区等重点区域和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紧盯8场标志性战役重点任务,对照“四减四增”目标任务,倒逼各项举措落实,高质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12个领域风险,落实防控预案,高质量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是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财政支出要重点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特别要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千方百计稳就业,推进养老、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工作;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四是坚定不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基本形成一整套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政策、制度、标准和考核体系,补齐农村集体经济、城乡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等短板,深化集体产权制度、乡村治理等改革,推进乡村人才培育计划,激活“一池春水”。五是坚定不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济南、青岛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事项;深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大国家战略,拓展发展战略空间。六是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聚集的体制机制,力争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科技治理,完善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兴鲁”行动,打造人才强省。七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扩权强县、“亩产效益”评价、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重点改革提速加力,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好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战略平台,深化与日韩交流合作,稳旧拓新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对外开放走深走实;开展优化法治环境专项行动,整合资源平台,逐步实现“一网通办”,擦亮新时代“诚信山东”品牌。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我省经济工作阶段性特征,强化分清轻重缓急的本领,强化统筹协调的能力,强化职责所在的担当,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系统优化。推进落实工作必须强而有力,一是抓三大攻坚、强小康成色,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补齐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短板,标本兼治推进污染防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二是抓要素保障、强集约高效,探索开展专业园区“净地”招商,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三是抓工作创新、强治理效能,综合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善用市场化机制、法治化方式、智能化手段、优势转化方法,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良好产业生态。四是抓改革开放、强制度供给,国企改革要改出“国企资源+民企机制”新优势,自贸区建设要突出系统集成创新,在打造生态系统上持续加力,不断做优营商的软环境、发展的硬环境、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五是抓政策集成、强精准服务,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活力、解难题,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六是抓预期管理、强市场信心,保持政策连续性、透明度,讲好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故事。

会议指出,要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援企稳岗和职业技能提升力度;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集中主抓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项目;抓实今冬明春农业生产,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好冬春作物田间管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做好冬季供暖保障、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生猪保供稳价、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把各项民生事业做扎实。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改进领导经济工作方式方法,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好人主义,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省委将明年定为“重点工作攻坚年”。全省上下要以攻坚的状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趟“地雷阵”,头拱地、向前冲,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持续为基层减负、为干部鼓劲。各级要带头过紧日子,各类会议活动一律严格精打细算、压紧支出。

七个“坚定不移”布局山东高质量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的决战决胜之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七项重点任务: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赢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坚定不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与会人员表示,在跨越转型蝶变、浴火重生的重要关口,这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七个“坚定不移”,聚焦高质量发展,方向明确、信心坚定,手中有招、脚下有路,关键是攻坚克难、抓好落实。

横下一条心,不走回头路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生态环境改善压力、区域发展分化等一系列难题,越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廓清思想上的迷雾,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认为,新发展理念已成为山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2019年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力度空前,“四新”经济加速成长,为明年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山东正在出现一些趋势性、关键性变化。

“明年的七大任务理清了思路,找准了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彰显了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执着,深化了发奋图强的共识,令人振奋。”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徐闻说。

对于如何保持战略定力,与会人员表示,必须横下一条心,不走回头路,头拱地往前冲,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变潜在优势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缩短阵痛期。

全面把握结构优化的“形”,让该消的消下去、该长的长上来,牢牢掌握此消彼长的“势”。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红英认为,取势、明道、优术,这七个“坚定不移”可以说是顺势而为、聚势而强、乘势而上。

在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中,今年滨州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发展走出了一季度止滑、二季度企稳、三季度起势、四季度冲刺的轨迹。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七大任务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滨州市市长宇向东说,滨州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产品较少,今年他们着力在创新上补短板,打造了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明年会继续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引领。

一系列重大政策、工程、项目相继落地,增强了全省发展的后劲。“我们统计了一下,前11个月,青岛在建投资项目5120个,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4倍,其中新开工项目2709个,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7倍。我们对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非常有信心。”青岛市发改委主任李刚说。

“近年来,全省上下发展路子越来越清,步子越来越实,办法越来越多。”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王金城说,只要把这七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明年就一定能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持续优化,塑造发展环境新优势——

山东在变,突出显现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不论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和“乘法”,还是放宽准入、精准施策,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以及稳定预期、依法行政,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实实在在的改变带来了市场活力的有力迸发以及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11月19日,高唐县想开办运输公司的王庆武用一天时间收获了包含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公章等6项内容在内的“政务服务大礼包”;12月2日,青岛市民雷聪用十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企业信息填报,成功领取了智能登记系统“秒批”的营业执照;12月11日领取不动产权证,12月12日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烟台瓦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年产30套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作站、机器人自动化搬运站智能设备项目”切实体会了一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加速度”……

我省政府权力持续做“减法”,通过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截至今年6月底,省级权力事项由2013年的7371项精简到3357项,压减54.4%,市、县两级行政权力事项分别压减42.6%和24.2%。当前,我省企业开办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环节由5个压减到2个;不动产登记中的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实现了即时办结,房屋转移、抵押登记实现了5日内办结。

今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徐现祥主持的课题组在全国24个省及直辖市进行了商事制度改革相关调研,这项调研注重的不是政府部门如何说,而是将着力点落在了市场主体的切身感受上。在山东,他们随机选取了济南、淄博、东营、枣庄、青岛、滨州6市,访问了500个市场主体,对山东营商环境的变化有了一个颇为直观的感受。

“在我们的访问中,90%的市场主体认为和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的时间、费用成本都有所下降,放到全国范围内来看,山东市场主体的认可比重都是非常高的。”徐现祥表示,尤其是在“照后减证”“一窗办理”“一次办好”等多个方面,省级层面相比较,山东明显走在全国前列。

不断推进的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今年9月末,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98.7万户,增长32.8%,其中新登记企业65.3万户,增长33.3%。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文珏  黄露玲  王召群 徐超超 王志浩  策划: 娄和军)

责任编辑: 王建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