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周·大众日报本周要闻(7月27日-8月1日)

大众日报记者 蒋兴坤 郭茂英 周艳 马章安 单体敏

2020-08-01 12:02: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知山东大事,看大众日报。本期“山东一周·大众日报本周要闻”栏目,为您梳理大众日报7月27日至8月1日的重点报道。本周,山东高考成绩公布,27.3万名考生过“一段线”;东营试点把41项便民服务送到社区村庄,把103项业务服务送进项目园区;7月30日上午,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开幕。本周山东还有哪些重要新闻?我们来梳理一下吧。

山东高考成绩公布,27.3万名考生过“一段线”

7月26日下午,山东省2020年夏季高考工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举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报评卷工作组织实施情况、分数线划定情况,通报招生政策和变化点以及填报志愿有关注意事项。

经省招考委审议确定,夏季高考普通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32分;一段线449分;二段线150分。今年山东省首次实行“新高考”,不再分文科、理科,因此这个“一段线”也是山东高考历史上的首个。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普通类招生根据考生总成绩,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普通类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普通类二段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0.5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3条分数线。

同时,根据公布的高考文化科目总成绩“一分一段表”可以看到,在449分“一段线”上,共有272673名考生。在532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考生共有110794人。一分一段表还显示,从312分至582分段,考生分布扎堆严重。在这个分数区间,每1分段有1014-2090人,考生报考宜稳妥。专业人士表示,从高考报考规律来看,每逢高考政策变化较大的年份,考生会普遍偏于“谨慎型”报考。因此,相对高分考生在全面综合考量前提下,建议报考可适当“冲一冲”,可能收获意外之喜。

今年录取工作自7月30日开始,至9月10日结束。另悉,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委托,7月27日起,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等在全省各市举办多场2020年高校招生咨询会,高校及招生专家现场解疑释惑,考生和家长可就填报志愿等问题前往咨询。

东营:变“坐等受理”为“上门服务”

本报东营7月27日讯 “打一个电话,手续办妥了。如果没有村里的便民服务站,我要从济南跑回镇上办理,往返折腾300多公里。”老家广饶县李鹊镇东柳村的田荣堂今天对记者感慨。

田荣堂的母亲62岁,随他在济南生活,7月20日突发脑溢血住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人急需办理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这必须在老家镇上备案。陪护老人无法离开的田荣堂,想到了村里的便民服务站。他把电话打给服务站代办员田同宾,对方要了他母亲的身份证照片,帮着备齐其他材料,到镇医保部门很快办好了手续。

“有了服务站,村里人方便多啦!”田荣堂说。今年以来,东营选取50个村和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标准化试点,百姓“家门口”就能享受41项便民服务。这些都是和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服务事项。7月份试点结束后,9月将在全市推开。

“从部门‘各家办各事’,到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再到大厅集成功能越来越多,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审批服务事项集中、时限压缩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宽敞明亮的大厅,实际上离不少百姓和企业还是比较远,从村里跑到城里,来回快的半天,慢的要一天。”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扈新安说,东营经过深入调研,针对群众和企业难点痛点,提出变“坐等受理”为“上门服务”的工作思路。

从“等上门”到“送上门”,感受到便捷的还有企业。7月27日,在位于东营高新区的胜利泵业高新采油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谭胜涛说:“这个工程有20余项审批事项,分局工作人员上门来,从启动立项手续到正式开工,用了不到俩月。在以前,仅施工许可一项就至少要两个月。”

便捷缘于政府把涉企服务搬到了“厂区旁”。今年东营采取直接下放、委托下放、服务窗口前移、下放实质性审核权四种方式,将145项行政许可事项调整至县区和开发区办理。至此,市级270项行政许可事项,除涉及保密等事项外,全部“应放尽放”。该市在东营区开辟“实验田”,设立东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高新区分局,把办事窗口开到项目园区,在“厂区旁”即可提供103项业务服务。

“越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和问题,就越是我们改革的聚焦点、着力点。”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说,“东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服务放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把涉企服务放在离企业最近的地方,把权力本位向服务本位更彻底转变,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开幕

本报济南7月30日讯 今天上午,“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主题研讨会在济南、东京、大阪同时举行,标志着今年“对话山东”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日本和山东的各界知名人士云端相聚、线上洽谈,续写友好合作新篇章。

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研讨会并与日方嘉宾视频连线,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致辞,省委副书记杨东奇主持。

刘家义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佐佐木伸彦连线交流。他说,山东与日本隔海相望、紧邻相亲,我们按照习近平主席与安倍首相达成的共识,推动双方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当前,山东与日本合作面临难得机遇,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双方企业能够找到更多合作机会。希望我们双方抓住机遇,在携手抗疫、经济贸易、投资创业、科技教育、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佐佐木伸彦感谢山东为日本抗击疫情提供的无私援助,希望日本和山东深化贸易等多领域合作,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李干杰在致辞时,代表山东省政府和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向出席活动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去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安倍首相会晤,达成广泛共识,为我们深化鲁日合作指明了方向。山东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双方交往源远流长、广结硕果,深化合作积淀深厚、基础坚实。当前,山东的战略平台优势、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优势、政策红利释放优势、市场潜力优势等进一步凸显,双方合作平台广阔、商机无限。我们愿与日本各界有识之士加强对接,深化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合作,推动各项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我们正在全力优化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市场生态、自然生态,更加突出求真务实、依法行政、便捷高效,尽心竭力为广大企业家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大家感受到“好客山东”的品质和热情。诚挚邀请日方各界朋友,常来山东走走看看,共享山东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对话山东”活动得到了日本各界知名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日本经济产业省副大臣牧原秀树、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北海道知事铃木直道、关西经济联合会副会长松下正幸为活动发来视频表示祝贺。

中国驻日大使孔铉佑在东京连线致辞时说,中日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山东与日本经贸合作具有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相信通过对话交流,能够使广大日本朋友进一步了解新时代山东积极开放的姿态和致力发展对日经贸合作的诚意热情。期待双方不断挖掘新潜力,共享新机遇,拓展在海洋经济、制造业、康养及文旅等领域互利合作,为深化两国地方产业合作交流,推动中日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在北京连线致辞时说,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产业链供应链高度融合。“对话山东”活动是后疫情时代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务实行动,对深化中日在经贸、投资、第三方市场、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贸促会愿与各方携手努力,为中日企业交流合作打造更好平台、创造更多便利、提供更优服务,为开创中日经贸合作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日本和歌山县知事仁坂吉伸、中国驻大阪总领事何振良、大阪府议会日中友好亲善议员联盟会长今井丰在大阪会场致辞。

会议还进行了政策解读、城市推介和企业推介,17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对话山东”活动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共同主办。活动共分主题研讨会、系列产业对接交流洽谈会、中日城市合作交流会三大板块,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将持续至9月30日。

山东省领导孙立成、王清宪、刘强、任爱荣,日本驻青岛总领事井川原贤,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企业代表等在济南会场参加活动。16市设分会场。

聚焦产业对接构建鲁日合作新机制

跨越国度、深化交流,共克时艰、携手前行,顺应时势、布局未来。7月30日上午,“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主题研讨会在济南、东京、大阪同时举行,标志着今年“对话山东”活动正式启动。

来自日本和山东的各界知名人士云端相聚、线上洽谈。与会人士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落实去年底山东省代表团出访日本各项机制平台成果,必将进一步构建鲁日地方政府、商协会、科研机构和企业多层次长效合作对话机制,拓展双方合作新领域、新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加快塑造新形势下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山东文旅融合五年规划直击“痛点”

本报济南7月31日讯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解读近日颁布实施的《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相关内容。《规划》着力破解当前制约我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高质量打造“好客山东”升级版。

“突出解决碎片化、低端化、封闭化问题,着力突破夜间旅游淡季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旅游智慧化三个难点。”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鲲介绍,《规划》力求通过发挥齐鲁文化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精品旅游,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基地,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高地、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张鲲介绍,为破解“碎片化”问题,《规划》提出突出打造六大文化旅游带,推出16条综合型经典文化旅游线路、7个系列主题特色型文化旅游线路,实现“串珠成线、连片成面”。

“山东是文化大省,这个《规划》文化融入旅游的色彩很浓。”发布会上,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解释,《规划》坚持以文旅融合为主线,始终贯穿融合发展理念。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发掘和整合利用,是破解“低端化”的措施之一。对此,我省将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旅游景区质量提升、历史城区文化旅游整合打造等五大工程,完善文化旅游精品体系。通过“文化+旅游”“文旅+”,培育文旅新业态,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围绕破解“封闭化”问题,《规划》提出,依托我省综合交通网络,构建南联北引、西接东汇的区域开放新格局,南向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合作共享,北向强化与京津冀城市群、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地区协同发展,西向强化与黄河沿线等中西部省份的对接和联动,东向加强与日韩的文化旅游合作交流,实现开放互动、协调发展。

《规划》还提出,将提升“好客山东”品牌内涵,把“好客山东”上升到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诚信山东建设、营商环境建设高度。通过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绿道”网、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厕所革命”等,提升“好客山东”的服务水平。

针对夜间旅游淡季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旅游智慧化三个难点,《规划》提出“三个突破”的顶层设计。夜间旅游、淡季旅游方面,主要通过完善繁荣夜间经济政策措施,丰富夜间旅游产品,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推动旅游与城市商圈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城市夜游集聚区。通过丰富淡季旅游产品供给,实施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等,激活淡季旅游市场。突破市场主体培育问题,通过推进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深化国有文旅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文旅集团,培育一批骨干文旅企业。突破旅游智慧化问题,强化科技支撑,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一部手机游山东”智慧文旅重点工程,全面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推动文化旅游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蔡世超介绍,针对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康养旅游的需求和产业发展机遇,《规划》提出将从五个方面发力,包括进一步挖掘养生文化,充分利用山东半岛仙境海岸自然环境与养生特点,合理布局滨海疗养院、绿色健康宾舍、疗养公园,加快发展滨海休闲康养旅游,打造“仙境海岸 养生福地”养老健康旅游服务经济带。鼓励开发森林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特色医疗、保健养生于一体的温泉养生小镇、温泉度假城、温泉保健疗养基地,推出一批田园休闲康养旅游精品线路等。

据了解,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4亿人次,旅游消费总额2079亿元,成为带动乡村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规划》提出,坚持发展乡村旅游与促进乡村振兴的融合对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创新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到2022年,重点打造1000个景区化村庄,100个精品旅游特色村,100个特色文化旅游小镇,推出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精品民宿集聚区、特色乡村旅游园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蒋兴坤 郭茂英 周艳 马章安 单体敏)

责任编辑: 蒋兴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