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国:让机器人拥有智慧的“眼睛”

大众日报记者 陈巨慧

2020-05-14 14:12:34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王万国,现任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研发中心)人工智能室主任,先后获得山东省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2009年元旦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万国来到智能公司开始了为期9个月的实习工作,也就是这一次“偶遇”,让他认识了智能公司自主研发的有点“呆萌”的巡检机器人。当他了解到这款小小的巡检机器人肩负着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大使命时,对它更是心生好感。

2010年6月,硕士毕业后的王万国放弃了国内知名通讯公司的丰厚offer,选择了智能公司,投入到电力机器人研发这个新兴领域。

以创新破解技术难题,让机器人从“看得清”到“看得懂”

如果说各种硬件设备和传感器给予了机器人生命的话,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则赋予了机器人智慧的灵魂。机器人身上安装的摄像机好比眼睛,王万国的工作就是让机器人拥有更加智慧的双眼,让它不仅能清晰地看到,更要聪明地看懂。

刚来智能公司不到一个月,他就被派往了浙江兰溪芝堰500千伏变电站,负责机器人智能算法研究和调试。以前习惯坐在实验室的他毫无防备地被派到了基层一线,面对南方潮湿的环境,他开始水土不服,身上长满了湿疹,但这还不是让他最痛苦的事情,因为很快他发现,原来机器人在这里也出现了“水土不服”。

秋季的江浙一带经常会出现大雾,尤其是变电站还处在山区,大雾持续时间更长,机器人巡检时被浓雾包围,根本看不清楚设备的表盘,更不用说去读取示数了。如何才能拨开“迷雾”?他开始分析雾天设备图像的特点,建立了雾天图像的物理模型,提出了高斯函数规定化直方图的去雾算法,实现了图像的清晰化,使机器人能看得更清楚。

机器人“看得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让它能自己“看得懂”?王万国将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机器人身上,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的自动识别和对仪表数据的自动读取,这也拉开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中应用的序幕。从那之后,从炎热七月的中原大地,到寒风刺骨的黄土高原,都留下了他与机器人为伴的身影。

以坚持驱动技术突破,让无人机从“看得准”到“看明白”

王万国为在地上走的巡检机器人安上了一双“慧眼”,那天上飞的巡线无人机更加需要这双“慧眼”。“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无人机稍微的偏差就无法拍到设备目标的图像。

他和团队苦思冥想,有人说要用多目全景相机,有人说要更精准的导航控制,可最终都发现受限于无人机载荷和当前技术而无法实现。一个周末的晚上,他那个处于“十万个为什么”阶段的女儿问道:“人类为什么要长两只眼睛?”“是为了看清楚物体的远近呀!”是啊,为什么不给无人机也安装上两只“眼睛”呢?于是,他设计了一种通过广角摄像机拍摄大场景图像,前端芯片识别出场景中各设备的位置,再让长焦相机对特定目标进行精准拍摄的模式。他通过对神经网络模型压缩,将算法移植到只有一个信用卡大小的芯片中,实现了无人机端的智能处理。

创新的思路从来不是闭门造车,技术的应用也从来不是纸上谈兵。2018年7月,王万国带着他的无人机在莱芜邹川线#401塔进行飞行测试,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尝试了不同的光照条件、不同的距离、最终得到了最优的测试参数。他研制的人工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成功在500千伏实际线路测试应用,实现了无人机在实时巡检过程中“看得准”,这项成果也入围了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复赛。

同巡检机器人一样,“看清楚”不代表“看明白”,一线人员真正需要的是让计算机真正“看明白”巡检图像。输电线路的缺陷中,销钉缺失是最常见且隐患最大的缺陷。“销钉虽小,危害不少”,而无人机拍摄的2000万像素的图像中,销钉却只有200个像素,找到它犹如在一平方米枯草中找到一个黄豆粒。他和团队试过不下10余种深度学习算法,但结果总是不理想。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他说:“为什么我们不退而求其次,先去识别销钉所在大区域的设备连接部件呢?”正是基于这种多级检测的策略,解决了销钉缺失缺陷自动判别这一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看明白”。2019年12月,在国网设备部组织的比赛中,他们这一成果在系统内外38家企业的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一,并成功应用于国网公司推广的无人机巡检智能管控平台。

以技术支撑责任担当,让机器人从“护电网”到“控疫情”

王万国和团队让机器人拥有了保护电网安全的智慧双眼,而2020年春节前后的一场疫情催促他和机器人不断“成长”,变身为疫情防控能手。

2020年2月,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王万国与其他7名党员一同挺身而出,提前复工,组建起多功能防疫机器人项目党员突击队。那段时间,正是国内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怕不怕?王万国看着躲在怀里撒娇的女儿:“作为父亲,哪能不怕?但是作为一名研发人员,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疫情防控做出点力所能及的贡献,那也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让“看”变电站设备缺陷的电力机器人,“转行”成为去“看”人员是否体温正常的防疫机器人,这看上去简单,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时间紧迫,压力巨大,他与团队干脆“搬”到了公司,用两天两夜完成了20000余张图像的搜集与标注、训练与识别,实现了人员是否佩戴口罩行为的精准识别及报警,识别准确率超过了95%。仅仅7天,这款能测温、能测口罩佩戴情况的多功能防疫机器人研发出来了。随后,这款疫情期间极具实用价值的防疫机器人产品迅速在省公司、济南传染病医院等场所进行了部署应用,避免了由于测温缓慢导致的人员聚集,大大提高疫情防控人员的工作效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他十分喜欢的一句诗。“青春永不止步,创新筑梦未来。我们赋予了机器人灵性双眸、智慧大脑,还要让它从看得懂、看明白到做得到,打造机器人AI大脑,实现机器人自主决策、自主操控,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书写智能运检时代新篇章。”王万国如是说。

青春格言: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始终保持青春朝气与激情,用更精湛的技术赋能人工智能应用,用更激昂的青春力量开启奋斗新征程。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巨慧 整理)

责任编辑: 杨辉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