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四五’规划献计策”高端访谈|李华军:对标先进,提升海洋经济影响力

大众日报记者 王世翔 巩姗 薄克国

2020-11-07 06:40:0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编制好我省“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大众日报开设“为‘十四五’规划献计策”高端访谈栏目,邀请各界权威专家谈对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对标先进,提升海洋经济影响力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

“海洋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需求加大,自主创新需求更加强烈,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国际分工发生重大变化,这些新形势为海洋产业与科技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同时也赋予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新目标新内涵。”10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接受记者采访,建议在“十四五”总体规划中加强关于经略海洋的安排,对标国际海洋发达地区,要在多领域多方面力争超越引领;对标兄弟省市,要在多领域做到不可替代,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海洋占地球71%的面积,除了领海和经济专属区,大片的是人类共有的公海,我们一定要保护和分享全球的海洋利益。其中有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是深远海,一个是南北极。”李华军院士表示,要重视海洋新产业,我国目前的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家GDP的9%左右,跟发达海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李华军院士分析认为,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确保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基础,以“综合集成”“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和“面向深远海”为主要目标,抓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国际分工重构的机遇,逐步突破海洋经济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占领价值链分工的中高端,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发展。重点推动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海洋渔业等产业发展,提升海洋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

“再一个是要重视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布局。先进高端的海洋工程装备是海洋强省的关键基础和强力支撑。”李华军院士说。要积极促进海洋工程装备业向以大中型豪华邮轮、深海油气开发装备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研发与制造;培育壮大以海上风电为主的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矿产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装备、新型深远海空间利用装备等新兴海洋装备产业;充分利用好海上新能源与海洋油气产业、海洋牧场等其他产业发展存在的协同效应。

从近浅海到深远海,需要布局培育一批前瞻性海洋新兴产业。李华军院士举例说,深远海资源开发高端装备方面,以深远海油气资源开发为目标,大力培育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装备、浮式液化气生产装置以及特种海洋施工船舶等;推动极地装备技术突破和研制,实施极地冰下观测与导航计划,发展极地观测探测的科学研究装备和极地环境的油气开发平台装备等。

“十四五”规划中,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李华军院士建议:首先,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集聚高端人才,包括商业、管理等方面,吸引更多人才到山东来。

其次,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尤其是把高校院所、企业很好地融合起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创建“新型产学研关系”。

再次,实施教育改革,特别是发挥大学作用。大学可以聚集很多人才,也可以培养很多人才,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新动能。

第四,产业上培育龙头,山东是人口大省,在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方面,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龙头产业,对标国际、对标国内兄弟省市,我们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新动能和资源整合。建立产业升级目标引导科技资源配置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建立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动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科技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最后,布局新基建,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 刘兵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