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四五’规划献计策”高端访谈|周其森: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实保障

大众日报记者 魏然 巩姗

2020-12-15 06:39:4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编制好我省“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大众日报开设“为‘十四五’规划献计策”高端访谈栏目,邀请各界权威专家谈对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实保障

——访山东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周其森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农村公共服务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补齐的短板。”近日,山东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特聘教授周其森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十四五”时期,山东要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上下功夫,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实保障。

周其森认为,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省大多数农村以道路、饮水、厕所、污水、垃圾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生活基础设施明显优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但仍存在一些死角和短板,与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必须全面巩固我省农村基本生活基础设施,着力提升乡村基本生活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软’‘硬’两个基础。”周其森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加强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提升农村医疗设施档次;加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乡村公共卫生体系。“要在充分挖掘现有乡村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以城补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卫生体制,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乡村卫生运行机制,促进乡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着力提升乡村基础教育质量。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制定实施向农村倾斜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有效措施。既要改变乡村教育设施“步城市后尘”的局面,又要解决乡村教育留不住“主体”的尴尬。建议在留住现有乡村教师的同时,鼓励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教师奔赴乡村,研究制定支持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从事乡村教育的措施,不断增强乡村教育的固本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回归乡村教育。

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衡。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依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着力消除阻碍城乡之间公共文化保障服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创造公共文化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的社会环境,促进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

“目前,乡村文化阵地建设需求和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的矛盾比较突出。”周其森建议,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助推、城乡融合、因地制宜的公共文化设施供给格局,建立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信息双向互动机制和科学配比机制,鼓励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形成全民性的公共文化建设局面,培育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设施运营模式。

促进乡村文化和社会服务多元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创新社会性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养老、体育健身等社会服务领域,探索形成新形势下农村社会服务新路径,形成乡村文化和社会服务的多元发展格局。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魏然 巩姗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扬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