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所专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众日报记者 马清伟
2020-11-13 05:41: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大众日报客户端特邀全国知名学者,对五中全会精神进行权威、全面、深刻、系统的解读,快来学习吧!
本期专家:郭铁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研究员
中信所专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被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并进行专章部署,这在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是第一次。
从“行列”到“前列”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收官之年,我国即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在此基础上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进军。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建设一流的国家创新体系,赋能发展、引领跃升、繁荣科学、激活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全局提供根本支撑。
赋能发展,就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促进智力资本、技术资本、数据资本等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和新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引领跃升,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场景,促进重大突破,带动中国经济体向中高端跃升,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优势。
繁荣科学,就是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文化,优化科研环境,争取对人类文明做出更多贡献。
激活人才,就是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四轮驱动”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首先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首次提出:“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随后又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的要求,以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推进”的要求,是对国家创新体系构成和功能的重大完善。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不再是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三轮驱动,而将是由国家实验室、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四轮驱动,政府与社会力量充分合作的创新生态网络。
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
建设一流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要在构成上加以完善,而且要进一步改革治理体制,建设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重点是:坚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科研体系在创新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创新。
首先,坚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除基础研究外,政府和公共科研机构应围绕企业需求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应调整现有行业和地方的科研机构,充实企业研发力量,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其次,发挥科研体系在创新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调动大学、科研院所等组织化的科研力量和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导入产业和区域发展,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中心。
再次,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面向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需求,培育面向未来的引领型科技人才,主要是战略科学家、领军工程师、一流创新团队和青年创新人才。
最后,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创新。政府与社会力量以协议的形式,建立法律上的合作关系,共同决策,共同投入稀有资源,包括资金、人员、设备和信息等。政社合作关系本质上是伙伴关系,即平等的协议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清伟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