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财评丨探索多元发展路径,“老供销”如何焕发新生机?

大众日报记者 杨烨莹

2023-12-11 10:36:3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为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建国之初成立的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市场化改革后的供销合作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意味着推动供销合作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已提上日程。

山东作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四个试点省份之一,自2014年起便开始探索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今,从土地托管到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到建设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体系、参与应急保供,这些经验让山东供销合作社走在全国前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首先,农资是粮食的“粮食”,保证粮食安全必须保证农资供应,山东供销合作社着眼农资保供稳价,打造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近年来,山东通过做强龙头企业——农服集团,加快其与市、县供销社组建区域子公司,让区域运营平台辐射基本实现全省覆盖。同时,构建“5+5+N”农资仓配体系,农资仓储能力达到70余万吨,初步建立起全省统一的仓储配送网络。

曾经一段时间,农民外出打工,土地大面积撂荒,一些地方土地流转规模出现扩张。面对新需求、新挑战,如何更好地“为农服务”?山东率先提出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土地托管”的经验模式基础上,以“村社共建”的形式试点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新模式,村党支部组织农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合土地、统一经营,充分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保证了土地流转价格的保底收益,实现利润后再按股分红,使农民“旱涝保收”。目前,山东为农服务网络初步建成上、中、下三级架构,省、市、县供销社成立农业服务企业215家,带动710个基层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规划建设了655个为农服务中心,2022年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9000多万亩次,其中开展全程托管服务506万亩。

除了农业生产,供销合作社的另一大主业还在于商贸流通。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渠道、完善县域商业流通服务体系,在促进乡村消费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凸显其重要性。山东一方面将商贸流通的版图向应急体系延伸,构建全省系统重要农产品应急保障体系,大力提高城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物资保供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体系,畅通销售渠道。当前,全省供销系统已建设和改造提升县域综合集配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农村综合服务社近5000个,提升了商品流通服务水平。

为促进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探索新模式。济宁市供销合作社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淄博市推广“绿色农资+特色服务”一站式服务模式;泰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纳入市政府重要民生督查事项。

供销合作社有着几十年经营积累的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流通服务网络,尽管时代在变化,但其对于保持供应链稳定仍具有重要意义。在供应链日趋公共性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还有哪些可能?

通过《实施意见》可以发现,无论是构建以“农资+农服”为支撑的商品供给体系,推动农资流通企业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还是发挥为农服务中心的平台功能,从单个环节的服务向一站式、综合性、全程化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平台发展;又或是构建县域综合集配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村级综合服务社连锁化、综合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无一不在强调“综合性”和“服务性”。唯有不断延长服务链条,深耕农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领域,才能让供销合作社永葆活力和竞争力。

以出台《实施意见》为契机,山东将推动供销合作社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向着改革深水区迈进,向着农民生产生活最需要的地方迈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贡献“山东方案”。

记者:杨烨莹

策划:齐淮东

责任编辑: 蔡继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