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振兴提档升级·农民增收篇|山东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观察

2023-07-18 18:44:33 发布来源:农村大众

农民富、国家昌。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并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三方面进行了部署。

在今年五月份的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上,山东提出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提档升级,拿出针对性强的措施,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近日,记者在枣庄、德州、临沂等地采访发现,多地正在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盘活村集体资产等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收入;立足本村实际发展特色果蔬种植,向土地要效益;打造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以点带面走出共同致富路。

活用闲置资源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6月24日,记者走进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蔡官村,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山东喜尔乐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200余台缝纫机、40多台锁边机的运转声音不绝于耳,工人们正专心致志地赶制服装,一片忙碌景象。

“这家品牌服装企业是我们2022年从南方招商引资来的,带动了我们村1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蔡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永坤笑着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服装企业他们村有两家,共带动本村及周边村130多位村民就业。

工人们正专心致志地赶制服装,一片忙碌景象。

2022年,蔡官村通过收回并盘活村粮库南侧6亩集体地用地,镇、村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两座高标准服装加工车间,随后引进了品牌服饰——山东喜尔乐服装有限公司,村企结成共建对子,开展服务加工业务。

“我们这个服装企业采取村企合一的方式经营,由村里出资建设,然后租赁给我们使用。”山东喜尔乐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练凯说,企业生产的订单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可达800余万元。

在企业定期开展职业培训,村民们熟练操作锁边机,个个都是技术工人。

从建厂之初村民李同花就在这里工作,已经成了这厂里资历最老的员工。“服装厂实行计件工资,我可以自由支配上下班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农忙干活都不耽误,一个月保底能挣3500多元,还有400块钱的全勤奖,你说这活儿多难得。”李同花边忙活着手中的活儿边高兴地说。

服装厂实行计件工资,村民可以自由支配上下班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农忙干活都不耽误。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蔡官村的探索表明,农民要富裕,既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更要拓展农村外部增收空间,统筹用好产业、就业两大手段。同时,经过公司专业化培训,能够培养一批懂生产技术的农民,也能够衍生带动镇域范围内其他服装加工厂房的生产技术。

村民正在对服装进行裁剪。

周营镇党委书记龙宗才表示,近年来,周营镇积极推动农村“三块地”改革,释放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活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市场,让农民享受到更多财产性收入。

立足本村实际发展特色果蔬种植

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来看,保障农民收入、守好农村“后院”,才能构筑起发展的战略纵深。

走进庆云县东辛店镇万粮张村葡萄种植基地里,53岁的张向勇正忙着给葡萄打芯、绑蔓、套袋。

万粮张村葡萄丰收。(资料图)

万粮张村一直有种经济作物的传统,2010年,村党支部换届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希营带领村两委推动土地流转,把粮食和经济作物分片种植。

“定权不定地、定量不定位,村民多少地还是多地,村民愿意种啥就种啥。”王希营说,2012年,村里通过外出考察成立了葡萄种销合作社,以村集体和农户联合入股方式,建起500亩的种植基地,并配套建设了300平米的恒温库,方便葡萄储藏。

“我种了6亩葡萄园,去年收入了近12万元,这还不算入股分红。”张向勇笑着说,村里带领我们发展葡萄种植这条路是对的。

万粮张村葡萄丰收。(资料图)

万粮张村除了继续做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外,还立足整个农村资源,发展乡村二三产业,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链发展,把更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借助葡萄基地规模大,农村环境越来越好等优势,推出了葡萄观光游、葡萄采摘、农耕体验、品农家菜等旅游活动。“每年中秋节前后,正是旅游旺季,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根本不愁卖。”王希营说,不仅如此,村里建起了自己的酿酒厂,带动全村83人进厂务工。

在车路口村的圣女果种植大棚里,工人正在查看小西红柿长势。

乡村振兴,实施主体是农民,受益主体也是农民。在邹城市石墙镇车路口村的圣女果种植大棚里,一串串的红果犹如小红灯笼一般挂在藤上,村民们正在熟练地采摘,收获满满。

邹城市红长青农林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延清告诉记者,很多农户将自己的田地流转给企业以后,又被企业返聘,负责农田的耕作,收入增加了,农户与企业建立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机制。

据悉,近年来,邹城市抓住果蔬种植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推广难度低等特点,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为乡村振兴“输血造血”,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探索乡村振兴合伙人的“共富密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统筹城乡要素融合,努力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收入的上线。

盛夏时节,走进沂南县界湖街道枣林庄现代农业创业园,木栈道两侧五颜六色的鲜花迎风绽放,成片成片绿油油的毛豆和花生正在茁壮成长……

枣林庄村乡村振兴合伙人签约仪式。

“我们这个村属于城乡结合部,年轻人都忙着在县城周边打工、做买卖。对于种地,他们不想种,也不会种。全村3150亩耕地,其中1000多亩是优良土地,很多都闲置、荒废。”枣林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书勋说。

2021年,枣林庄村探索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流转了467户农户土地1000余亩,与山东青果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并引进界湖街道国有公司、龙头种植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了千亩有机绿色种植基地,形成了“党支部创办合作社搭平台、街道国有公司垫资金、金丰公社主运营、青果食品公司保回收、中华联合保险作保障”五位一体模式,相互赋能,实现收益最大化。“现在,每年可实现群众土地收入130多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

2022年以来,沂南县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党组织引领、特派员推动、合作社主导、合伙人共建的思路,积极谋划富裕村居建设,探索了集体增收、群众受益、企业发展多方共赢新路径。

多方共建,枣林庄现代农业创业园带动村民共富。

政府之手拨动市场之弦,“乡村振兴合伙人”在齐鲁大地奏响大合唱。2022年,莱西市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招募行动,围绕乡村产业、文旅等方面优势特色,在全市开放24个别具发展特色和潜力的自然村,邀请热爱三农工作、情系故土乡村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一村多企、一企多村、村企结对等方式,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同步拓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吸引更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乡村,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共富。

专家认为,“十四五”时期,农民增收形势更复杂,政策调控难度也更大。因此,需要对农业给予优先发展,对农村给予全面支持,为农民的好日子添砖加瓦。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马俊良 丁梅 张萍

责任编辑: 李振兴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