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维永《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大众日报记者 卢昱
2022-10-27 10:28:1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0月26日,由山东省美协主、山东国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萧维永《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济南舜耕山庄会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萧维永先生的中国画艺术进行学术研讨,从不同文艺评论角度和专业学术领域来分析作品的风格和特色。
萧维永先生在发言中向参加活动线上线下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道们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于‘成长期’,一直奔走在求学的路上。今年我已七十六岁,精气神俱佳。我期望在八十六岁之前这十年的黄金期间,创作出一批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精品力作奉献给社会,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萧维永,号大得、常永居士、默耕斋主,画室听雪轩。1946年生、山东沂水人,幼年经历了战争年代。为了掩护家乡的父老乡亲,父亲牺牲了。他也险些遭敌人活埋,曾历经人间坎坷,“九死一生”。虽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但由于环境等原因,总不能如愿以偿。直至20世纪80年代,四十不惑的他才拜著名画家杨硕教授为师,得先生真传,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之后他又三次进京,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进修。年过七旬,他再次进京,访学于名家导师工作室,对中国画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学习。在临摹、写生、创作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的体悟和探索。
萧维永熟稔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本理论并付诸实践,陆续创作了“晴川山水”和“雪景山水”两大系列作品。无论晴川山水还是雪景山水都寄托着画家的真情实感。其中,晴川山水代表作有《泰岱朝晖》《独尊天下》《黄山日出》《中华魂》等。这些作品大多表现晴空丽日、群峰巍峨、松林繁茂、飞瀑争流的景象,气势雄浑,境界壮阔、笔墨浓重,色调深厚,带有北派山水风格的显著特征;雪景山水代表作有《沂蒙雪霁图》《山村积瑞图》《寒江独钓图》《冷月寒山图》等。这些作品大多表现山村积雪、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万籁俱寂的景象,虚实相生,意境清幽、笔墨淹润,黑白分明,也带有北派山水风格的显著特征。
“如果说萧维永的晴川山水与其他山东画家的北派山水还没有太明显的区别,那么他的雪景山水则更多表现了画家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笔墨语言。陶渊明咏雪的名句‘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传神地写出了雪的清虚洁白的形象。而萧维永把他的画室命名为‘听雪轩’,似乎要在悄然无声飘落的雪中倾听雪的心语,领悟雪的精神。对雪景山水的偏爱,大概与画家早年在沂蒙山区的贫寒生活体验和坎坷人生经历有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在画集序言中点评道。
萧维永潜心研究中国雪景山水的传世经典,诸如(传)王维的《雪溪图》、荆浩的《雪景山水图》、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许道宁的《关山密雪图》、王选的《渔村小雪图》、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朱端的《寒江独钓图》、戴进的《雪景山水图》等名作,并根据自己写生的素材对传统雪景山水的元素加以灵活运用和变通。他的雪景山水的笔墨语言基本采用借地为雪、轻粉作雪的传统画法,也适当借鉴了西画的明暗光影效果,但与当代东北画家的冰雪山水注重制作画面肌理不同,他更加注重传统笔墨自身的表现能力。“除了雪山、雪地、雪树的画法和雪天背景的渲染,他的雪景山水与他的晴川山水笔墨同样浓重苍劲,气势同样雄浑壮阔,淋滴尽致地表现了沂蒙儿女热爱家乡和祖国山川的一片真情。”王镛说。
据悉,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萧维永》一经出版,在社会和业界引起较大反响,业内外评价《萧维永画集》所选作品既有传统功力,又有创新精神。“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系列画集以选题严格著称,入选画家均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