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心的传承—— 山东电力潍坊公司党建讲师团“双百”宣讲侧记
2019-07-11 09:29:36 发布来源:国网山东电力
“思想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建设,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当好党的理论政策‘播音员’,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让这些‘好声音’在基层唱响。”6月30日,潍坊公司党委书记李作兵说。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6月间,潍坊公司创新党建“双百”特色理论宣教模式,组织39名党建讲师团成员走进各部门、县公司、基层班组进行宣讲,打造精品课程,当好理论“翻译”,为基层一线党员群众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
“小平台”搭建“大阵地”“同为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给毛泽东同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毛泽东送他个外号,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5月17日,潍坊公司配网抢修班里热闹非凡,一堂《弘扬尽美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宣讲课正在进行。丰富的宣讲内容、活跃的互动现场、轻松的宣讲气氛,一洗大家对理论课必然严肃深奥的刻板印象。
近年来,基层党员群众对理论政策新内容、新特色的需求日益旺盛,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等特点。如何让党的理论精华、政策新声离基层更近,更为群众喜闻乐见?潍坊公司将视角由外向内转变,联系身边人、身边事,创新开展“双百”宣讲进班组活动。他们组建百名讲师团队,走进百个基层班组,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实施对象化、互动化宣讲,让每个部室、每个专业“自己人”发声演讲,用基层听得懂的语言“翻译”党的理论政策,收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为推进活动扎实开展,潍坊公司还设计出“3+X”宣讲体系,即组建党建讲师团领导小组、党建工作部、讲师团组成的三级宣讲机构,将专职党务工作者、党支部书记(委员)、先模典型、优秀青年团员、供电服务党员和离退休老同志等全部纳入讲师队伍。这些讲师既具备扎实的党建理论功底,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天然支撑起了分层次、全覆盖、常态化的学习格局。
“小舞台”发挥“大作用”“听得‘走心’,才能‘动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浓缩的理论精华进行深入剖析,联系受众的工作、生活实际,让大家从自身经验出发,重新去理解党的宗旨、政策和前进方向。”7月2日,宣讲员高婷婷说。
为了让基层党员群众对党建宣讲真正“入脑入心”,以高婷婷为代表的潍坊公司党建理论宣讲员开动脑筋,从主题选取、故事引用、宣讲形式等方面进行一次次尝试,首先对着镜子自己讲,随后在宣讲团和基层班组试讲,获得大家的反馈后继续改进提升。目的只有一个:课程接地气,群众乐意听。历时整整一个月,高婷婷推出的宣讲主题课程《自强不息淌水崖》新鲜出炉——效果怎么样?群众的肯定最有说服力。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一无资金、二无机械,我们供电党员仅靠人力就修建起‘高峡平湖’,让老百姓用上了放心电,很感人,没听够!”前来听讲的临朐公司电力调控班员工姜立昌说。听众的“不知足”让高婷婷心生感动,更让她体会到“小舞台”的“大影响”。
杜绝“走过场”,摒弃“形式主义”,潍坊公司党委将全部宣讲人员划分为32个授课小组,计划全年完成632场党建宣讲。各宣讲团坚持将党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诸城公司深情讲述当地“红色旗帜”王尽美的故事,大力弘扬“尽美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高密公司将井冈山精神与公司新时代发展结合,让井冈山精神扎根电力沃土,代代相传……他们开发出《信仰的力量》《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等20门党建课程,实现了一团一特色、团团有精品。
“小故事”衍生“大效应”“2016年11月20日,一场大雪袭津,大风卷席着冰雪当空肆虐。晚上11时,小区忽然停电,接到求助电话后,张黎明一句‘马上就到’,便夺门而出……”5月31日,宣讲员李响走进潍坊公司变电检修室,声情并茂地讲述时代楷模张黎明的故事。
“当年,天津滨海公司成立志愿服务队,张黎明从管理岗位重新回到一线当‘大头兵’,不仅工作累,收入还减少,他的内心是否有过斗争?”听众陈玉航举手问道。
“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张黎明不计个人得失,看重的永远是群众的需求和同事们的集体利益。我要以他为榜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听众于凯加入讨论说。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瞬间,宣讲员用质朴的语言、动情的讲述,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深深感动着在场每一个人。大家纷纷围绕自己关心的问题,向宣讲员面对面提问,畅谈个人感想,现场掌声不绝于耳。
在潍坊公司党建理论宣讲现场,这样火爆的场面屡见不鲜。不拘一格的特色宣讲活动震撼人心,让基层党员群众身临其境受教育,在理论上解“渴”,在思想上解“惑”,在工作上解“压”,有效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投身公司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段时间的宣讲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党的理论就在我们身边,它映照在身边发生的每件小事里边,我将传承好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信仰,勇于追梦,全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员工秦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