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供电公司管洪超:“抢修小哥”的小目标
2019-07-11 09:28:29 发布来源:国网山东电力
我叫管洪超,是胶州市供电公司“抢修小哥”一枚,负责单位的抢修工作。
随着气温的上升,一年一度的夏季用电高峰来了,“抢修小哥”又该四处出击了,但我现在没有4年前的焦虑了。因为,我的一个小目标已经实现了。
夏季一次抢修,接打230多个电话2015年8月,我经过层层笔试、面试,竞争上岗成为一名项目经理,负责抢修、农网工程、小区配套工程等工作。
这些工作,哪一项也不轻松。就说抢修吧,一年之内,我负责组织的抢修就有150多起。每次抢修我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根据工程量和现场条件组织人员、机械,准备物料,盯在现场监督、协调。
我刚上岗那会儿,正赶上夏季抢修高峰期,每天都要忙活15个小时以上。健壮如我,也很是吃不消。
10千伏艾相线是我组织的第一个重大抢修项目,我们从下午4点一直抢修到第二天晚上8点。其间,我先后接打了230多个电话,说得口干舌燥,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电力抢修都是突发性的,不定时不定点。从担任项目经理以来,我的手机一直是24小时开机。碰上刮风下雨,别人都是往家跑,我们却是往外跑,而且极有可能“夜不归宿”!
2016年7月24日,妻子在医院生下了女儿。看着襁褓里可爱的“小棉袄”,我高兴得合不拢嘴。但第二天紧急抢修电话就打过来了,我跟从老家赶过来的父母简单交待了一下,立即赶往现场。
有了工厂化装配车间,抢修缩短80分钟抢修送电,我无怨无悔,但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多动脑子,能巧干就巧干,提高效率。当出现电力故障时,抢修的快慢,恢复供电的时效,往往会决定客户对供电工作的评价,甚至影响地方的营商环境。
担任项目经理之后,我对抢修工作的流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怎样才能提高抢修效率、缩短恢复供电时间?这也算一个小目标吧。
2018年8月,单位开始建设工厂化装配车间。这是全省供电系统工厂化装配车间的示范点,目标是服务青岛全市以及整个半岛地区的配网物料工厂化预制和成套化配送。
领导让我担任装配车间负责人,我知道这是全面提高抢修时效的好机会,欣然答应。
车间建设之初,工作千头万绪,同时,抢修工作也不能耽误。那段时间真是没有白天黑夜了。
这期间,拉着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挑灯夜战成了我的“新常态”。我根据抢修现场的需要,提要求、提建议,再跟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一起想办法、定思路,确定科学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的技术规范。
把原来在抢修现场开展的安装作业,提前在车间里做好,尽可能提高现场抢修效率和工艺。这是我对工厂化装配车间的期望。
最终,我们的装配车间具备了“变压器高压下引线、低压出线、接地引下线、接地汇集装置、低压综合配电出线、拉线制作、四点接地汇集装置”7大模块预制化能力。
自从有了这个装配车间,我们在现场省事多了。抢修时间缩短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施工工艺还提高了!
我们测算过,原来的平均抢修送电时间得4个小时,现在也就2小时40分钟,缩短了80分钟。
电网日益坚强,年抢修次数减少40起近年来,省公司一直在倡导“不停电是最好的服务”。要想不停电、少停电,就必须有坚强的电网做支撑。
我赶上了好时候,担任项目经理的这四年,正是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全市电网越来越坚强的四年。
2015年以来,胶州电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3亿元,相当于之前10年之和。新建、改造变电站7座,新增变电容量113.72万千伏安、线路760千米。
电网坚强了,不光全市的用电客户直接受益,我们“抢修小哥”也是直接受益者。
比如2018年夏天台风“格美”过境,我们提前做了充分准备,结果胶州电网“风雨不动安如山”。伙计们开玩笑说:“台风看咱们准备得太充分,不敢放肆了!”
其实大伙心里清楚,这是托了电网坚强的福。对“抢修小哥”来说,每年的夏天都是一座“火焰山”。要是再来一场台风,那就得脱一层皮!
听老师傅说,2013年夏天台风“玉兔”过境青岛,当时胶州市区十几个小区停电。供电抢修队和供电所全员出动,连续奋战了两天两夜,才全部恢复送电。
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4年来,我在工作上越来越自如;每年组织的抢修也从150多起减少到110起左右,感觉越来越轻松、惬意。
这期间,我还荣获了省公司优秀员工、青岛供电公司先进工作者、青岛供电公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电力保障先进个人等荣誉。
是时候再树立个新的小目标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