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区孩子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济南市市中区14名教师赴湘西支教
大众日报记者 王原 通讯员 董国华
2019-01-11 22:59:35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一幕幕就像在昨天,这影像、这情感永远珍藏于我们记忆深处,支教的一百多个日子就这样悄悄溜走,给我留下了此生难以忘记的记忆……”1月8日,在济南市市中区支教教师总结交流会上,济南育英中学教师许红波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支教感受。2018年下半年,市中区共有14位教师前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支教,他们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带到了山区学校,也获得了龙山县各学校的一致好评。
1月8日下午,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2018年度赴龙山支教及教师志愿者座谈会在区教育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宫春同志,区教育局党委委员、调研员田献功同志,赴龙山支教及教师志愿者、督导室、宣法科、老干部科的负责人和省市媒体记者。
带学生走出校门去研学,帮助学校解决放学难题
2018年12月18日,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龙山县里耶镇,迎来了一群来自大山里的研学队伍,孩子们走进里耶博物馆,带着新奇的目光,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不时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着……
“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跟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能走出去看看世界,哪怕是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济南市民生大街小学教师尹瑜来到龙山县塔泥乡小学支教期间,便一直萌生着这个想法。
“我与学校领导一起商讨制定研学方案,塔泥乡小学的‘爱我家乡之探访里耶古镇’研学活动顺利举行,这也是整个龙山县的第一次研学活动。”尹瑜表示,自己就是从大山中走出来的,这次又重新走进大山,圆了心中的支教梦想,也找到了最美的自己。
济南市白马山小学教师张庆贺在龙山思源学校支教期间,帮助当地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原来该校共有5000多名学生,每天下午的放学时间从三点二十分一直持续到近五点,校门外的秩序混乱。
“我当时一边观察,一边想办法,合理统筹各年级间的放学时间安排,利用不同的音乐区分不同年级的放学时间,学生还在放学时背诵古诗等经典名篇。”
张庆贺表示,支教的四个月时间里,他还引导学校开展少先队工作,成立了第一届大队委员,并开展教研活动,推进和落实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堂。
开展专场培训12场,助力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在龙山支教期间,我从课堂教学、德育工作规划、教师培训三个维度,协助学校进行科学分析、诊断、帮扶,毫无保留地为龙山县三所学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教师范红敏表示,支教期间,自己先后以“组织教学与学科融合”、“青年教师如何上好规范课”为主题,开展了听、评课研讨活动,深入课堂45节,科目覆盖率达50%,并开展了12场专场培训,共有约1600人次教师参与。
济南育英中学教师许红波则在龙山一中分享了自己集体备课的经验,帮助学校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同时组织开展了“高级教师示范课”、“中年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研讨课”的教研活动。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统一部署,自2017年3月起,市中区与龙山县建立扶贫协作结对关系。这些支教老师坚守着教育人的使命和初心,不仅身体力行地参与当地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在那里种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市中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宫春说。
责任编辑: 王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