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如何产生?评选流程并不简单

大众日报记者 徐超超

2021-02-19 14:20:4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贵州省科协在官网发布《关于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拟推荐对象的公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和另外3位候选人入围。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

王莉被推选为贵州省候选人仅仅只是走了院士增选工作的一小步。按照《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日程安排》,王莉距离当选院士还要闯过很多 “关口”,包括入选中国科协候选人提名;经过资格审查和形式验收入选有效候选人;经过第一轮评审会议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候选人材料公示;经过第二轮评审会议进入终选候选人名单;全体院士投票终选;中国工程院向当选院士和相关部门发出通知,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增选结果,并通过中国工程院网站向社会公布。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日程安排

院士一般授予那些在学术或技术应用上具有重大或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专家,其称号因其学术性和荣誉性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关注度。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者均为终身荣誉,两年增选一次,在奇数年选举,从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及工程技术专家中选拔。

在我国,增选院士有一套严谨、细致、科学、公平的评审流程。以工程院院士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提到: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及其分配,由主席团研究决定。候选人可单独通过院士或有关学术团体提名,也可以同时通过以上两种渠道提名;不受理个人申请。特别通道提名是院士提名的特殊形式,通过院士或有关学术团体提名的候选人,不得同时作为特别通道候选人。

根据《实施办法》,两种提名渠道中,院士提名方式规定,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选人。候选人获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3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2位。年龄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6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4位。

学术团体提名方式则规定,中国工程院委托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的提名工作,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学会负责推荐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候选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负责推荐所属行政区域的候选人,中国科协组织对以上两种方式推荐的候选人进行提名。

我国院士制度在推动科技界出思想、出谋略、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关注、科技界反映突出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院士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了较大调整,包括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退出机制等,并逐步修订和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如2014年,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本次院士制度改革中,从“进两院的大门”就有严格的规定,院士候选人提名途径缩减至两种,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遴选的做法今后不再保留,而候选人想当选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终选。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采用了院士制度,评选制度也是大同小异,由已当选的院士来推举投票,如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等。

英国皇家学会始创于1660年,迄今已有352年历史,是英国最具名望的科学学术机构,其会员均为尖端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皇家学会实行终身制会员(亦称院士)制度,一旦入选,终生保有。会员的构成分为三类:皇家会员、英籍会员和外籍会员。

皇家会员出自英国王室,不定期选举产生。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三召开选举年会,由现任会员组成的评审团通过投票从700多名候选人中选出44名英籍会员,8名外籍会员以及1名名誉会员。会员的候选人必须由至少6名现任会员提名推荐。皇家学会的会员享有极高的社会荣誉。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当代的斯蒂芬·霍金、胚胎移植及肝细胞研究权威安妮·麦克莱伦、互联网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等世界著名科学家都在其会员名册。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是一家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私立机构,致力于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当选院士被认为是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由院士、名誉院士与外籍非正式院士组成,外籍非正式院士取得美国国籍即可成为院士。每年4月在华盛顿召开一次年会。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包括外籍院士)由选举产生。先由现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发起提名(个人申请无效)。被提名者材料包括不超过250个英文单词的个人简历,并附上不超过12篇个人已发表的最重要学术论文。被提名者要经过初审,初审通常在每年3月结束。在每年4月举行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年会上,将对通过初审的候选人(包括美国公民候选人和非美国公民候选人)进行终选投票表决。按规定,每年当选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公民)最多不超过100人,外籍院士(非美国公民)最多不超过25人。

目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也不乏中国籍院士的身影,他们多来自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领域,如袁隆平、施一公、杨振宁、姚期智等。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中国工程院官网、科学网、中国广播网、环球网)

责任编辑: 高翔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