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万项目说成几亿,小果园说成田园综合体……不讲真话,是最大的形式主义
大众日报记者 马清伟 李檬
2019-04-23 18:56:38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窦守德
干部考核仍存在一定的“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这是形式主义难以根除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仍比较严重,不讲真话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
如招商引资过程中,明明是几千万的项目,说成是几个亿;占地五百亩,硬说成是占地一千亩;只是一个小果园,却包装成“田园综合体”等。此外,只讲成绩、不说问题,上级布置任务或下级汇报工作,习惯讲“空话”、“套话”、“应酬话”等,本质上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
不愿说真话、不想说实话、不敢说心里话,背后有很多因素。
基层干部方面,一些人责任心不强,认为说真话没有用,因此不愿说真话;而说假话无需“成本”,还可能得到领导赏识,因此不想说真话;或者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怕说出实情被“穿小鞋”、“坐冷板凳”,而不敢说真话。
制度方面,当前干部考核仍存在一定的“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重显性政绩、轻隐形政绩;对数字造假、夸大其词等问题,缺乏具体可行的督查和惩处机制;对敢于说真话、提问题,也缺乏相应的引导、鼓励和保护机制。
工作方面,当前基层任务过于繁重,加上一些领导干部存在错误的“政绩观”,为出“成绩”而层层向下“甩锅”,导致一些基层为了完成任务,不得已用造假来“应付”。
干部的话风,也是党风、政风的一种体现。不讲真话、实话,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对此,要紧盯“关键少数”,督促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不讲假话大话套话,不念空头讲稿,鼓励“即席发言”,以上率下,推动形成求真务实、注重实干的良好氛围。要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发扬斗争精神,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大排查,严厉查处数字造假、夸大事实等现象,让造假者付出代价、知道“疼痛”。要注重基层调研,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让造假者“无所遁形”。要发扬“四不两直”作风,让“静悄悄”地调研成为“常态”,为夸大其词的汇报挤挤“水分”、去去“裹脚布”。
让基层干部无所顾虑、畅所欲言、真抓实干,必须有合理的制度安排,以保证讲真话不需付出“代价”和“成本”,让诚实率真、敢于直言在基层蔚然成风。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既要看显性政绩,更要看隐形政绩,看干部为地方发展做了哪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为老百姓做了哪些真事、实事、暖心事,给真正的实干者加油鼓劲。要为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的基层干部,设置发声渠道,对反映重大情况、关键信息的,要有适当的奖励制度。要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对反映真实情况和问题的干部,要严格保密,同时要严肃查处诬告陷害、打击报复行为,为正直干部澄清正名、保驾护航。要有必要的投诉机制,让因讲真话、反映真实情况被领导“刁难”的干部,有申诉的途径、辩解的机会。
要切实松绑减负,给基层干部“减减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要把千头万绪的工作穿起来,确实任务重、压力大。破解不讲真话等形式主义,还需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真正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大幅度精简文件,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促进形成“短实新”文风。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能合并的合并、能套开的套开,鼓励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开会。要减少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强化结果导向,注重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评价怎么样,坚决防止以层层填表、报材料、工作留痕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不讲真话、不说实情,其实就是“软骨病”的一种表现。要抓好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水平。要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各级干部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围绕新知识、新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让干部能够与时俱进,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以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责任编辑: 李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