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智慧城市,沾化2900余项城市运行指标“一屏展示”
大众日报记者 左丰岐
2021-07-05 18:26:0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我们的‘城市大脑’归集了政务数据 2200余万条,接入视频云平台视频资源4200余路,构建了全区三维实景一张图,上线经济运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六大专题,实时展现整个城市总体运行体征,实现了全区2900余项城市运行指标‘一屏展示’。”日前,沾化区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区大数据局局长都风中在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沾化区抢抓发展机遇,以“数据驱动、业务协同、产业融合”为目标,“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树立特色”,强力推进“智慧沾化”建设,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沾化区与紫光集团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制订并发布沾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以打造城市数字大脑,建成了智慧应急指挥中心、智慧一体化矛调中心等5个分中心,同步实施了23个应用场景,成功探索出了“1+5+N”县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沾化模式。
“试点之初,沾化区综合考量县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体量与性价比、投资与融资的实际,结合硬件设备和软件迭代升级频繁、现代城市发展变化迅猛等因素,把城市大脑建设定位在‘小而强’上。坚持小投资推动大整合,不搞大型土建、不搞大屏展示、不搞形象工程,减去行业部门展示大屏,整合现有办公楼资源,在区运管中心实现全区集中、集约化一屏展示。” 都风中介绍。沾化区本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迭代升级的原则,突出城市大脑在数据归集、平台融合的功能定位,投资1700万元建成以四大基础数据库、视频云、时空云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大脑,构建了全区三维实景一张图,将分属多个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进行统一呈现,实现了全区视频资源共享共用,对全区社会管理状况进行宏观分析。
据介绍,沾化区智慧沾化运营管理中心不仅实现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税收征收和双招双引等重要指标的汇总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数据支撑。同时,在具体工作中,为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变化,结合全域地图,利用监控视频,对接入的重点项目、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园等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全方位跟踪把控项目建设进展,分析预判项目风险点,全要素辅助项目建设管理。对出现异常的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化解。去年以来,沾化还把智慧城市的触角延伸与数字乡村的建设相结合,把整个县区、乡、村一级的数据也全部融合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平台,为正确决策、精准调度提供科学支撑。
“比如说社会管理这个板块,当前各级政府对于农村秸秆焚烧的问题都非常重视,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借助铁塔公司的优势,在全区47个高点设置双目热成像高点监测点,这样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或者发生火灾之前摄像头通过捕捉信息向管理员推送,管理员在火势形成之前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灭,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也解放了我们干部抓秸秆焚烧问题的人力物力。” 都风中说。
沾代区正在打造以冬枣、畜牧、水产为代表的农业大数据中心,通过农业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更好的指导农村和农业的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赋能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实现增收。
沾化冬枣闻名中外,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30万亩,每年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为此 ,沾化构建冬枣产业链全景图,实现对示范园科学化种植、深加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包装出口工厂出口追溯等进行数字化监管,推动了全区智慧冬枣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去年九月,首批1000公斤沾化冬枣成功登陆美国市场。
沾化在打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还加大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培育,以及与传统产业的赋能相结合。“我们借助原来的厂房和办公楼,打造两大体量的实体经济。一个是信息技术产业园,另一个是数字经济产业园,通过这两大实体运作和智慧城市建设,相辅相成,打造一个良好的产业形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也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我们产业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培育。”都风中说。
目前,沾化区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让城市有了会思考的大脑,让资源更优化,让治理更高效,用数字化赋能城市建设。下一步,沾化区将继续坚持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总抓手,进一步带动沾化数字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城市发展能级,努力打造全省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左丰岐 报道)
责任编辑: 杨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