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滕州公司:保民生 守主责 开新篇
大众日报记者 左丰岐
2021-11-18 17:45:5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四季度以来,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滕州公司)坚决守住保民生、保发电、保供暖的底线,锚定目标,铆足干劲,全力以赴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汩汩暖流提前派送
“作为当地集中供暖热源企业的‘国家队’成员,今冬承担着滕州市区100%热源输出任务,我们将坚决扛起电力、热力安全保供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全力以赴保障滕城百姓安心用电,温暖过冬!”华电滕州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承诺。
11月6日起,一股强劲寒潮席卷山东,气温骤降10℃。该公司应势而动,彰显央企担当,11月7日0时,一股股暖流从供热首站流向千家万户,该公司正式启动供热低温运行,拉开2021-2022年供热季大幕,较往年常规供热季启动提前了8天。
面对“速冻”天气,该公司保供暖、保民生工作进一步“加码升级”,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网源两侧生产人员严密监视各个主、辅设备运行状况,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提前完成对供热一级网的升温升压工作,为确保热网整体水力平衡注入“安全基因”。
手有余粮,心中不慌。面对当前电煤供应的严峻性复杂性,该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今冬明春能源保供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研究《今冬明春能源保供生产保障措施》,紧抓煤炭供应、提高煤炭库存。
党委书记靠前指挥协调煤炭发运;班子成员多次奔赴省外煤炭产区,实地调研煤炭市场、走访供煤客户;燃料供应部将战线前移,开辟了晋陕蒙长途汽车煤,并派驻“守矿人”,确保与矿方沟通顺畅,燃煤颗粒尽收。截至开栓供热前,煤炭库存可满足机组运行20天以上。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公司进一步优化居民用热审批流程,在滕州市政府服务大厅内,设立供热服务窗口、报修窗口,配置供热服务专员,实行“一窗”“简化”办理,极大满足了用户“一次办成”用热业务的需求。
此外,热力客服中心利用电子信息平台传递不一样的“温暖”,提醒广大市民低温天气用热事项。针对群众反应供暖维修等情况,该公司特别增加话务坐席,确保供热期间“故障报修”服务24小时在线,及时对用户服务事项进行转办、处理、跟踪、反馈,实现100%办结、“秒办秒回”,用贴心服务推动用热“零距离”。
本质安全稳如泰山
11月1日凌晨零点,华电滕州公司二期集控室里传出了运行人员的欢呼声。截至当天,该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4周年,安全生产天数位列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企业首位!
多年来,该公司以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不断夯实安全生产“主阵地”,先后荣获华电集团公司“五星级发电企业”“本质安全型五星级企业”“安全环保先进企业”、华电山东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发电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该公司坚持从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做起,结合AAAA级标准化企业和现代化制度建设工作,组织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整合、优化完善,编制形成“3+15+21”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打造出具有“滕电智慧”的全流程全链条安全样板。
通过将安全生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施领导班子成员与生产部门对口联系点督查指导,班子成员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日活动,持续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了“上下联动、以查促改”的良好氛围;以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创新组织实施“435”隐患排查治理模式,确保隐患排查细致、全面,整改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组织开发安全生产一体化管控系统、升级改造门禁系统、实施重大风险作业视频监控探头全覆盖……数字化科技手段的积极运用成为助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得力助手。
该公司狠抓环保管控,积极开展生态环保治理专项行动,封闭煤场、 封闭灰场、厂界噪声综合治理等环保技改项目相继顺利竣工,稳步推进深度优化用水,严格执行环保设备24小时抢修制度,强化日常环保设施设备维护,实现了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广泛开展安全日活动、典型事故案例学习、VR警示教育、安全生产公众开放日和应急演练等安全学习培训,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该公司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蓄势抢先
“起!”“转……”“落……”“稳!”11月3日,随着现场起吊指挥人员一声响亮的哨音,宣告华电滕州100MW/200MWh电化学储能项目首台电池舱吊装初战告捷!
首台电池舱的吊装作业完成,标志着该公司储能项目安装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储能项目各参建单位严格执行操作任务卡,检查起重机械、作业位置地基情况、吊装器具等作业施工关键点,历时30分钟顺利完成首台电池舱吊装工作,为储能项目后续安装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悉,华电滕州100MW/200MWh电化学储能项目系华电集团首个大容量集中电化学储能电站,也是山东省首批调峰类储能示范项目之一。该项目于9月8日举行开工动员,预计12月底前投产运行。
进入四季度,为确保项目如期投产,并且打造具有一流示范效应、一流运行指标、一流社会效益的标杆示范项目,该公司在做好能源保供、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紧盯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成立储能项目现场施工组织组、安全环保管理组、设备图纸催交组三个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安排专职监护,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责任,实现“零伤害”目标。
施工现场,挖掘机按施工要求在不同地点展开作业,翻斗车满载土石在工地上来往穿梭,各作业单位既赶进度紧张作业,又有序进行文明施工……
“最近一段时间进入项目建设的关键时刻,施工人员常常忙到凌晨才休息。”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施工人员正在抢抓有利天气,加班加点施工。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建项目的90%。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参与山东电网调峰服务,提升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还可以为新能源项目并网提供共享储能租赁服务,形成“光伏+储能”的多元互补新模式。同时,该项目在推进山东省储能产业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以发展促提升的基础上,对推动枣庄市乃至全省储能产业、锂电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示范带动效应。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左丰岐 通讯员 武刚 报道)
责任编辑: 杨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