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二次言 | 这条运河其实与中国缘分更深——巴拿马运河的前世今生
大众日报记者 王文珏
2021-03-29 07:29:0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苏伊士运河的意外被堵,引发全球贸易一个寒战。由此可见世界经济对于海运的巨大依赖,以及重要黄金水道对海运的咽喉影响。苏伊士运河忙不迭上演大营救的时候,另一条黄金运河也引起人们的好奇目光,实际上,这条黄金水道与华人的源缘更深——巴拿马运河。】
【2017年,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2017年6月12日,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在其国家电视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上,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6月1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巴拿马副总统兼外长德圣马洛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巴关系掀开了新篇章。
近几年来中资企业在巴拿马的数量增长迅速,主要集中在路桥、地铁、水务等基建领域的承包工程,但由于2017年之前两国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缺乏投资保护的双边协定,此前中资公司以投资形式进行的业务非常少。
中国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代表王卫华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巴拿马对中国企业仍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一是巴政府近两年推出了近200亿美元的基建计划,不少中企都盯上了这块‘蛋糕’,二是其地处南北美交界、背靠世界第一运河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吸引了很多中资企业将巴拿马建成地区总部,辐射周边地区的业务发展”。
合作共赢一片光明,所以当宣布建交决定时,巴拿马总统会如此说,“我相信,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将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造福下一代”。
【开凿:西班牙人的主意】
这条总长仅82公里的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两条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之一,另一条是著名的苏伊士运河。在2018年,巴拿马运河货物通行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421亿吨,创造了其104年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1821年,巴拿马独立,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后,巴拿马成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的一个省,新格拉纳达也就是今天的哥伦比亚共和国。巴拿马面积不大,但战略价值却非常高。
早在西班牙人到达这里之初时,西班牙殖民者就发现巴拿马地形狭窄的特点——巴拿马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两侧最窄处只有65公里,如果能在此次挖一条运河,就可以快速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当初征服此地的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就曾提议修建运河,到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这是西方人首次为巴拿马运河开凿做准备。
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开凿运河的事情并无进展,直到1814年,西班牙政府终于决定开凿运河时,然而却碰上了轰轰烈烈的拉美独立运动,修运河的事情又被搁置了。
(上图:1913年建造中的巴拿马运河船闸)
【施工与经营:罗斯福的坚持以及美国人的控制权】
美洲独立战争结束之后,哥伦比亚最初是把运河的开凿工作交给了法国人。1883年2月,巴拿马运河正式开工,而很快,法国人发现运河的建造难度远超之前的想象,投资越来越大,再加上美国的捣乱,法国人不得不退出了工程建设,美国人则趁机取而代之。
作为一个地跨两大洋的国家,美国极为渴望拥有巴拿马运河,因为只要该运河建成,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距离就可以节约8000海里(15000公里)路程,北美洲一侧海岸至南美洲港口可节省航程6500公里,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
对于美国人的想法,哥伦比亚心知肚明并明确予以拒绝。而美国则不惜策动巴拿马地区独立,最终在1903年武装策动立巴拿马独立,建立巴拿马共和国。
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坚持认为,巴拿马运河对美国军事和经济意义重大,决定彻底接手该项目。于是美国1903年通过支持巴拿马独立,与巴拿马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并以一次性支付1000万美元、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万美元的代价,取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运河动工开凿。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几十万劳工参加了运河开凿工程,其中包括近万名从中国被招至巴拿马的华工。
1913年10月10日,罗斯福总统在白宫通过电报信号引爆了摧毁甘博亚大堤的炸药,大水漫过库雷布拉山开凿的河道,巴拿马运河贯通,将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在了一起。
此后巴拿马运河的好处验证了罗斯福的战略眼光。珍珠港事变后,美国正是利用巴拿马运河,及时将各类军舰、给养等源源不断开往太平洋。
但巴拿马运河的归属权、经营权一直在巴美之间争议不断。巴拿马在与美国签署的《美马条约》曾许诺,运河割让给美国,巴拿马仅从中获取一定抽成,约每年25万美元。到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改变了整个人类航运史,巨额的收入也让巴拿马人开始后悔曾经的决定。随后近一个世纪中,巴拿马人一直为夺回运河的主导权而独立。
1999年12月14日,美国向巴拿马政府移交运河主权的仪式在巴拿马运河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闸举行。至此,这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水道”终于回到巴拿马手中。
(上图:中国交建-中国港湾联营体中标15.2亿美元巴拿马运河第四大桥项目)
【黄金水道与全球化贸易:中美成为使用该运河最主要的国家】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条百年运河与华人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
1854年3月30日,一艘名为“海巫号”的帆船抵达巴拿马,船上载有数百名华人,他们作为首批“契约华工”来这里参与巴拿马两洋铁路建设。此后10多年内,先后有约2万名华工陆续来到巴拿马参与铁路兴建。
1881年,巴拿马运河工程动工;1914年,运河竣工。资料显示,在这前后30年间,近万名华工先后被运河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从中国招来开凿运河,其间有数百人丧生。
为纪念华工在开凿运河中所作贡献,巴拿马人特意在当初运河工程难度最大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契约华工亭”,以表示对广大华工的敬意。
如今,许多当年华工的后代生活在这片他们祖先为之流过血与汗的土地,成为巴拿马这个有着“民族熔炉”之称国度的一员。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也成为年轻的巴拿马共和国多种族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巴拿马运河与中国的故事也在不断续写中。作为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水道,高峰时期全球5%~6%的货物贸易是通过巴拿马运河完成的,而中国和美国是使用该运河的最主要的国家。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全球贸易额剧增,货运量逐年攀升,巴拿马运河显得愈来愈力不从心,迫近运力极限,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也使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能力受到严峻挑战。扩建计划也就顺势而生。2006年10月22日,巴拿马运河第三套船闸扩建计划顺利通过全民公决。
2016年的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全部竣工,百年运河重获新生后,选择了中国货轮作为巴拿马运河竣工之后的首航货轮,凸显了巴方对中国海运物流业的重视。一百多年前,中国和巴拿马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新巴拿马运河又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遇,百年情缘得以延续。
责任编辑: 王文珏
![](/static/image/comment-pi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