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非洲“学习贫困”如何突围

2020-08-30 10:00:00 发布来源:今参考推荐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中低收入国家的“学习贫困”率约为53%,而非洲区域的“学习贫困”率则高达87%。世界银行提出,“学习贫困”(Learning Poverty)是指,儿童到了10岁尚不具备阅读和理解简单故事的能力。对许多非洲国家而言,治理“学习贫困”比消除经济贫困显得更为迫切。

理想目标落实不力

作为千年发展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民教育行动提出了6项教育发展目标,旨在推动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地区的儿童、青年和成年人享有优质的基础教育。然而,设计者美好的初衷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实过程中暴露出了“水土不服”。

据2015年全球监测报告,非洲国家的6项全民教育指标推进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其中,基础教育普及率方面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从原来的47%上升到了67%,提高了20%;其次为初中教育完成率和成人识字率,分别提高了16%和11%;而学前教育入学率、性别平等和小学教育巩固率的提高均不足10%。此外,还呈现出整体取得进步的同时存在进退夹杂的情况。例如,在喀麦隆,进入中学阶段半工半读的12到14岁儿童约占70%;安哥拉的性别差异情况在进一步恶化。此外,非洲各国全民教育进展很不均衡。以2012年为例,撒哈拉以南非洲小学教育入学的性别差异指数为0.94,包括布隆迪和赞比亚在内的12个国家达到了0.97或以上,基本实现了性别平等。而安哥拉、中非、乍得和南苏丹男女生入学比例则不足0.8。

有些非洲国家积贫积弱,在财力一定的情况下,只得优先保障更多人享有受教育机会,致使全民教育运动更像是一场全民入学运动,为后续“学习贫困”问题凸显埋下了隐患。

基础条件多维受限

某种程度上,非洲国家的“学习贫困”问题,是陷入“一步差、步步差”的旋涡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一方面,许多非洲国家生师比过高,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另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入学率普遍提高,必然要新增教师数量作为基本保障,难免给许多未经培训的不合格或者不称职教师创造了机会。例如,肯尼亚、乌干达等国的教师缺课率高达25%—30%,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致使辍学率不断攀升,最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同时,非洲国家教材数量普遍稀缺,许多学生共享一本教材的现象较为普遍。

南非出版行业每年从南非基础教育部获取的教材订单高达15亿兰特(约合6.126亿人民币),但每年都会出现教材交付不及时或是分发失误等现象,有时学校开学数月才能领到教材。甚至有些学校还会发生由于省级教育部门没有预订,致使学生领不到教材的情况。

借鉴先行者突围路径

地处东部非洲印度洋的群岛国家塞舌尔,在推进全民教育运动进程中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对整个非洲大陆的全民教育甚至对2030年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据塞舌尔2015年度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显示,该国全面实现了全民教育6项目标。尽管塞舌尔面临经济发展受限、官方开发援助缩减以及商业借贷增加等挑战,但其青年识字率达97%、基础教育普及和中小学性别平等指标等已经得到落实。世纪之交,塞舌尔极为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教育、提升课程相关性和促进终身学习。塞舌尔结合本国实际将全民教育6项目标本土化,且始终以质量为核心。

而与此相对的是,非洲其他国家因认知差异和国内局势不同,更多地以牺牲教育质量为前提推进全民教育运动,“学习贫困”诱因不断累积。

总之,非洲“学习贫困”问题,是“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后,“上好学”的问题更加突出。突围路径从外部驱动看,需要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更需要区域内的榜样带动,前拉后推,内省外察,形成合力。从内部困境应对而言,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师素质,提高教师责任心,夯实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其次,努力保障教材供给,重视教材建设,立足国情选取培植国家认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立志国家发展建设的情怀。

从战略高度来看,非洲国家需要认识到“学习贫困”与全球贫困密不可分,治理“学习贫困”是全球贫困治理的核心。瑞士学者安德烈亚斯·威默在《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一书中指出,平均而言,将识字率提高28%,则被排斥的人口比例降低30%。因此,“学习贫困”不仅关乎阅读能力,更关乎社会公平与全民素养的包容性。

(刘秉栋/《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 陈衍焜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