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新闻丨那些年关于蚊子的谣言

大众日报记者 刘斐 蔡继钗

2021-07-08 16:46:0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一过,天气就要越来越热了!

夏天,除了吃西瓜、吹空调的美好记忆,还有不得不提的“人蚊大战”。

甚至,#为什么住几楼都有蚊子#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这到底是为什么?

对此,有机构专门进行了分析。

搭乘电梯入户

蚊子对人的辨别能力很强,通过精准识别人类,依附于人身上或衣物上,搭乘电梯进楼。

由于一些电梯间、楼道角落本身潮湿,蚊子可以借此条件繁殖,为进入住户家中做好准备。

繁殖高度起点提高

江苏省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治科宣传人员曾解释,现代高楼越建越多,蚊子的繁殖空间在起点上抬高了。

比如蚊子在10楼繁殖,那么它的后代很容易飞到15楼,这样它们就“一代更上一层楼”。因此,有的高层住户就会发现家里的蚊子好像一年比一年多了。

飞行高度提升

早在2013年,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科学家曾前往撒哈拉地区“蹲点”对当地蚊子进行捕捉采样。

结果发现,蚊子可以飞到290米高的地方,大概接近埃菲尔铁塔的高度。

所以,按照高度那么一算,高层住户家里有蚊子就不难解释了……

在人类与蚊子做斗争的漫长岁月中,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谣言,比如O型血的人更招蚊子、驱蚊产品里含有农药不安全、家里养盆驱蚊草就能驱蚊……这些真的靠谱吗?

记住,这些是谣言↓↓

谣言一:蚊子偏爱O型血(A型血、B型血或者AB型血)?

真相:经常听到朋友提出自己血型招蚊子的抱怨!但是,我们要知道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证明不同血型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

谣言二:在家里养青蛙可以有效灭蚊?

真相:青蛙(或者蝌蚪)并不以蚊子(或者孑孓)作为主要食物,而且在家中放置水缸反而会为超爱水缸的母蚊子们提供产卵场所。

谣言三:家里摆一盆驱蚊草可以有效驱蚊?

真相:有一部分市民妄图用驱蚊植物收了蚊子,但仍然失效啊!大部分驱蚊草是香叶天竺葵,但是植物体内含有的驱蚊物质并不会主动释放到空气中,仅靠叶片散发出的气味不能驱蚊。

谣言四:将复合维生素B1片加水搅匀后往身上喷抹可有效防蚊?

真相:维生素B1溶解后真的会有一股奇怪又恶心的味道,于是人们就想到了“以毒攻毒”的妙招,用维生素B1熏走蚊子。不过,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验层面上,维生素B1根本没有驱蚊防蚊的效果,它是熏不走蚊子的!而且,过量摄入维生素B1是对身体有害的!

谣言五:在家里摆放上食虫植物猪笼草可诱捕蚊虫?

真相:猪笼草对蚊子的捕获效率实在太低,有时它们的捕虫瓶甚至还会成为蚊子的滋生地,因此指望它们灭蚊实在不靠谱。此外,由于猪笼草原产于高湿度的丛林环境,因此它对空气湿度尤为敏感,对于家庭种植,尤其是北方家庭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很难达到猪笼草正常生长的要求。

谣言六:用手机软件模仿雄蚊振翅的声波可以有效驱蚊?

真相: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就很不靠谱,但还是有不少被蚊子骚扰的朋友“以身试法”,但是效果真是为零。超声波驱蚊的效果本就是微乎其微。大部分手机驱蚊软件都无法发出超声波,完全没有驱蚊效果,部分软件还发出“嗡嗡”声和闪烁的蓝光以期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实际的效果只会让你的手机费电量增加。

谣言七:花露水含农药避蚊胺成分有害健康?

真相:驱蚊花露水里的避蚊胺确实是种农药,但其作为驱蚊产品主要分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保证的。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按说明书正确使用,不会带来健康隐患。

谣言八:南非“吸脂蚊”不吸血,反可帮助人们减肥?

真相:所谓“吸脂蚊子”其实是金腹巨蚊,这种巨蚊的确可以算是最大的蚊子了,但是它们既不吸血也不吸脂,食物来源只是植物或腐烂果实中带糖份的液体,幼虫则以其他蚊类的幼虫为食。不吸血,反吸脂,天下哪有这种良心蚊子!

谣言九:被蚊子叮咬后可涂抹大蒜汁或植物精华止痒?

真相:根据被叮咬后感到痒的原理来看,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并停止其对组织的刺激是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目前的抗组织胺药物都是人工合成的,并非植物精华。大蒜汁也只能让破损皮肤感受到一些辛辣刺激感,转移一下我们对瘙痒的注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还是乖乖用含有避蚊胺的驱蚊水和止痒水吧,大蒜散出的味道只会让人捂着鼻子对你敬而远之。

谣言十:打蚊子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甚至死亡,最好的办法是轻轻弹走?

真相:流言描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病例,死者是在接受一项会降低免疫力的疗程中被蚊子体内的小孢子虫感染致死的,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不具有普遍意义,而通过蚊子的叮咬可能造成的疾病传播却不是罕见的,因此将蚊子弹走未免有些因小失大,将其消灭才是第一要务。

那么是否真的有蚊子“偏爱”的人群呢?

答案其实是有的,蚊子更偏爱叮咬体温高、呼出二氧化碳多的人、有体味的人、化妆或喷发胶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饮酒的人以及孕妇。

关于灭蚊驱蚊的方法,除了使用蚊帐进行物理隔离以外,电子灭蚊器、蚊香、驱蚊喷雾等都是常用的方法。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蚊子会在静态水中产卵,每周应检查一次家中积攒水的地方,尽量减少或避免蚊子在水中繁殖。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斐 蔡继钗 整理报道 资料来源:人民网,现代快报,齐鲁壹点等)

责任编辑: 刘斐     签审: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