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大众日报理论周刊看点丨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04-25 08: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4月3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总要求的实质是要求全党将思想统一到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准确理解和全面领会总要求的基本内涵,对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复杂性、紧迫性、艰巨性、重要性并存,必须厘清新旧交叠的问题、错综复杂的矛盾,以系统观念把握好各种关系,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路径。单有信息化发展,容易脱实向虚;单有工业化发展,难以走出传统老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有效破解资源约束,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只有深入信息化与工业化内部,认清融合的实质,才能真正有效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用“人才钥匙”打开乡村振兴“大门”,下足引、育、用、留“绣花功”,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发展一线,用勤劳智慧浇灌田间地头,以创新创业搭建梦想桥梁,更好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特产”看似普通,实则大有乾坤,“土”可稳固产业根基,“特”能发挥竞争优势,“产”又为发展持续助力。基层要深入挖掘“土”“特”“产”三篇文章,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聚焦现实问题,紧跟时事热点,展开理论解读,作出分析研究 周二出版。
投稿邮箱:dzrbllb@163.com,联系电话:0531-85193121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