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李建平教授:执著科研,追求创新
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2023-07-10 12:24:2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创新性成果的取得,是科研工作人员梦寐以求的事情,从事科研的本质就是追求创新,科研因创新而快乐。”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平教授说。
李建平教授认为,大气科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大气科学的本质任务就是要比较准确地预报天气、预测气候,为指导实践服务。
李建平教授长期从事气候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动力学与可预报性、东亚季风动力学及其预测、海-陆-气相互作用、环状模及其影响等,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新成果,并成功用于业务预测,对气候动力学的发展和推动业务预测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气候动力学和可预报性方面,他建立了非定常外强迫下气候的全局分析理论;创建了定量度量可预报性期限的非线性局部李雅普诺夫指数(NLLE)及其向量谱(NLLVs)理论、可预报性期限归因的条件非线性局部李雅普诺夫指数(CNLLE)方法;提出了最优数值积分的逐步调整法。
在东亚季风变化机理和预测方面,从中高低纬相互作用和海-陆-气相互作用动力学角度,系统揭示了环状模与热带协同影响中国气候的机理;系统建立了非均匀基流行星波传播新理论,提出扰动位能新理论并应用于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提出了有物理基础的东亚季风预测模型,成功用于业务预测,成功应用于业务预测,推动和深化了东亚季风动力学研究与业务应用。研究成果被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中国气象局等业务部门使用,为业务预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海-气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海-气耦合桥理论、年代际海-气相互作用的延迟振子理论,阐明其在全球及区域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揭示了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热带西太海温年代际变化、亚洲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机制,以及大西洋厄尔尼诺的热动力学调控机制。
李建平教授是中国海洋大学碳中和、碳达峰相关领域的牵头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一年来,以突出海洋特色、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宗旨,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海洋领域“文理工农商”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在跨学科有组织科研、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积极服务地方建设、深化国际化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该中心发布《海洋碳中和前沿进展(2022)》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关注到“海洋碳中和”,共同携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教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打破学科壁垒、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交叉融合式拔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精心谋划、系统推进,持续打造“全球海洋公开课”。
李建平教授介绍,“全球海洋公开课”通过构建国际化开放式课堂,邀请海洋科学等相关领域世界一流科学家,紧跟国际前沿,围绕最新科研进展进行授课。课程采取开放性、前沿性、交叉性的讲授模式,立足中国海大、面向全球师生、定位世界一流,是中国在海洋科学领域第一次开设面向全球的公开课。
李建平教授介绍,该课程的内涵方面有以下几点创新和突破:一是具有前沿性。该课程围绕国际最新科研前沿进展,以专题方式进行授课,既突出科学研究的深度,又注重学科交叉的广度,是国际科技最新前沿成果的展示;二是具有最广泛的开放共享性。该课程突破了以往国内各类公开课仅面向国内听众的局限,通过多个学术直播平台,进行全球同步英文授课,实现面向全人类的知识共享和传播;三是突出海洋科学交叉特色。该课程讲授内容涉及大海洋交叉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建设进程中有关重要涉海领域和科学问题进行教学;四是高度深化的国际合作。每门课程都由未来海洋学院导师与国外一流大学的顶尖学者联合授课,通过课程教学,深入促进国内外学者在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的合作,是基于科教融合背景的国际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五是对现有教学课程体系的补充与提升。全球海洋公开课从前沿性、交叉性都远高于现有研究生常规课程体系。
他说:“做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平常的课堂教学比作‘家常菜’,那么全球海洋公开课就是‘大餐、盛宴’。该课程不是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替代,而是对其进行广度的补充和深度的提升,以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全球海洋公开课”邀请海洋科学等相关领域世界一流科学家围绕国际最新科研前沿进展,采取开放共享性、前沿性、交叉性的讲授模式。“全球海洋公开课”自开设以来已邀请国际著名海洋化学专家、瑞典哥德堡大学Isaac Santos教授,国际著名气象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L.Ruby Leung博士,德国不莱梅大学、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AWI)北极海洋地质组前首席研究员Ruediger Stein教授等海洋研究领域一流专家学者授课,吸引不同涉海专业人才参与,累计已有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余人次参与学习,形成“大海洋”多学科交叉融合局面。
他表示,未来海洋学院将继续发挥在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持续推进国际化课程和“全球海洋公开课”建设,开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做贡献。(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忠运 王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