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会丨让批评多些“氛围感”
大众日报记者 蔡继钗
2023-09-25 13:57:5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段东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应是单纯地“你来我往”提问题,也不应是毫无原则地攻击或挑剔,更要多些严肃、真实、谦虚的氛围,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更有成效。
多些“严肃”的氛围,全面体检寻症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讲制度、讲原则,在规矩的框架下进行。首先是讲制度,各级党组织要提高站位,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成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问题的重要途径,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把标准定高,把程序走全,把督查做实,坚决避免过过堂、走走场。其次是讲原则,党员干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出于“公心”,明辨是非,主动从组织和工作的角度剖析自身和他人,对事不对人,不掺杂个人恩怨、不计较利益得失、不搞远近亲疏,通过相互间的“道义相砥,过失相规”解决党内矛盾、统一全党思想,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多些“真实”的氛围,量身定制开药方。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贵在“真实”也难在“真实”。有些干部在开展自我批评时“怕丢人”,提问题时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批评别人时“怕得罪人”,大问题避而不谈、小问题夸夸其谈,打着批评的旗号行表扬之意。这些做法都让批评流于形式,徒劳无功。而真实的批评应该见人见事、见行见效,提批评意见时要把“聚光灯”打到具体人和事上,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既不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迁就退让,也不因某些缺点错误全盘否定,做到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评价自身和同志。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发言,勇于“当靶子”接受大家批评;善于“搭梯子”引导大家批评;敢于“丢面子”自我揭短批评,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帮助大家消除思想顾虑,坦诚交流,大胆地提意见,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真实的氛围中达到预期效果。
多些“谦虚”的氛围,运用结果保疗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有的同志受到批评,不从主观找原因,而是强调客观,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消极对抗;还有的同志我行我素,对批评持“无所谓”的态度,虽然表面接受,但批评过后,一切照旧。这样对待批评无疑是“掩耳盗铃”,于人于己均无益,根本起不到除弊去垢、纠偏正向的作用。因此,党员干部对待批评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对同志们提出的批评意见主动认领、虚心接受,有的批评意见听起来可能会“刺耳”,甚至让人“脸红”“出汗”,但只要是有利于自身和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议就应该谦虚的接受,只有衷心的劝告和尖锐的批评才有利于我们改正缺点和错误。同时,也要有“知错就改”的勇气,及时对照批评意见深刻剖析自身,直面“短板”和不足,对确实存在的问题,不等待观望、不敷衍塞责,切实立行立改,整改到位,在不断地改错中,提升自我、改进自我。
(作者单位:青州市委组织部)
监制:韩浩
统筹:吴永功
记者:蔡继钗
(大众日报 山东党建云平台 出品)
相关链接:
期待您的参与,大众日报“齐鲁红星”山东党建品牌榜大型融媒报道启动
责任编辑: 蔡继钗 签审: 吴永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