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源大街2号|“火车站”翻译成“Huochezhan”,地铁站名争议为哪般?

大众日报记者 张春晓

2023-10-15 19:09:57 发布来源:泺源大街2号

原创  2023-10-15 08:03 发表于山东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民胡先生乘坐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时,意外发现原本的站点英文翻译被改成了拼音,语音播报也同步进行了更改。

比如,合肥火车站下注释为Hefei Huochezhan国防科技大学注释为Guofang Keji Daxue安医大二附院Anyida 2 Fuyuan

“地名可以理解,但是类似于某大学、某机构、某公共场所为站名的站点,这样翻译,不如不要英文播报。”胡先生表示,此前以公共机构为合肥地铁站点命名时,是英语翻译,但现在全部被改成了拼音,改来改去,不知道是为什么。

图片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则回应,合肥轨道站名依据的是2022年5月1日施行的《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53号)。《地名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地名包括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名称。《地名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按照国务院地名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则拼写。

合肥轨道车站站名属于标准地名,依据条例相关规定,合肥轨道联合上级主管部门,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实施后确定。”

这似乎有理有据,不过有意思的是,3号线车厢外侧“合肥火车站”翻译又为Hefei Railway Station。对于这种内外不一致的情况,合肥轨道交通又解释:合肥火车站作为车站站名时,依据地名管理条例应为罗马字母拼写;作为指引功能时,与实体单位保持一致。

图片

根据官方解释,这样的调整合规且合理。安徽省资深翻译家王冀皖也表示,“合肥火车站、国防科技大学、安农大……这些‘机构’在地铁站点命名时,其实,就是一种‘地名’,指代那一处地方,不是指代某一单位。所以,用拼音拼写地名是合理合规的,也是有文件依据的。”

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大家可能难以搞清楚所谓“地名”的概念、定义,以及站名与指引功能之间的区别和解释。大家最想搞明白的是,这些“翻译”到底是给看的?如果是给国人看的,貌似没有什么必要,人们看汉字就足够了;如果是起到一种外文指引的功能,那么要求外国人能拼读并理解“Huochezhan”的意思,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对于外国人来说,绝大多数恐怕更是不认识拼音,Zhan的翻译估计得现学。

有网友如此调侃,这样的翻译“中国人不需要,外国人不明白,只有小学生在狂喜”。

实际上,近年来关于地铁站名翻译问题引发的争议时有发生。北京地铁“站”改译为Zhan,也曾引发热议。事实上,并非只有北京地铁把“站”译写为Zhan,其他城市的地铁也有如此拼写的。比如,福州地铁一号线站点“福州火车南站”,采用的是拼音式翻译——FuZhouHuoCheNanZhan。再比如,南京地铁站名“尖山路站”,对应拼写为JIANSHANLU ZHAN。

据中国质量报此前调查,地铁站中文站名对应的字母拼写有3种情况:汉语拼音、英语及汉语拼音+英语。

而使用英语拼写,也有3种情况:音译、意译以及混合翻译。比如,若该地铁站为纯路名、地名,或者采用意译时意思存在理解分歧或含糊不清的,很多地方就直接用由汉语拼音转写的英文;若该地铁站名有明确功能,或站点有明确地标,很多地方则用意译;若该地铁站同时具有地标性和功能性,很多地方则采取混合翻译,使乘客更容易看懂。

泺源君认为,这种翻译的受众究竟是谁,对方便沟通的意义有多大,对这些具有实用性和目的性的问题,不妨进行一番考量。

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其实,也可用同理心想想,当我们出国时,看到海外大量的中文标识,自然也会心生亲近、倍感方便。而且中文引导是否充分,也是决定我们是否前往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何国外不少地方、景区、商家都把提供中文服务作为一种卖点。

作为连续五年荣登“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的合肥,在地铁站名翻译问题上,除了依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明文规定,也应充分考虑现实实际需求。

(资料来源:央视网、光明网、大皖新闻)

责任编辑: 王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