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发展优势产业 助推人工智能“落地开花
大众日报记者 李广寅
2021-12-14 16:49:5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各地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的共识。东营市河口区依托智能化技术的变革,以智能化、数字化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在大数据、智能化战略的引领下,一手抓相关优势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一手抓智能产业的招商培育,逐步实现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以发展人工智能的方式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厂房内,自动化生产器械“遍地生花”,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投资3880万元建设的的颜料中间体自动化升级项目。“据初步统计,通过对缩合工序、硝化工序、加氢还原工序的设备自动化升级更新改造,每年可节约燃料、水、电等能源消耗100余万元,节约成本15%以上。”该项目负责人、副总陈建强在现场向记者说道,据悉,该项目已列入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项目之一,预计正式投产后将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3300万元、利润800万、税收400万元、利润率能达到24%。
富海集团的“五大智慧平台”建设成为河口区“优势产业+人工智能”的又一大亮点工程。据悉,富海集团自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来,已完成ERP、一卡通、电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PIMS(生产计划优化系统)、LIMS(化验室管理系统)、实时数据库、协同办公等35套系统建设。累计投资1.2亿元,通过建设智慧营销、采购、生产、物流、管理这五大智慧平台,将业务范围涵盖至石油化工、煤化工、物流运输、加油站连锁等业务板块,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借助新上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产业换代升级。
智能化发展是推动产业快速变革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针对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含量不高的实际,河口区还因地制宜地出台了《关于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在全区范围内评选一批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企业,总结成功经验,推广一批行业智能化改造的典型路径和方式,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截至目前,河口区共推动了东营瑞致新材料有限公司PVC结构泡沫升级改造等15个项目列入市级“优势产业+人工智能”重点项目;中海(东营)石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控一体化、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催化装置生产数字化车间2个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数字化车间;中海(东营)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全流程智能化转型升级项目被评为市级智能工厂;富海集团炼化一体石化智能制造、中海(东营)石化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全流程智能化、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颜料中间体自动化升级3个项目成功申请为市级数字化车间示范项目。
优秀的人才力量支撑是持续推进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为积极培育相关人才,河口区积极组织华联石化、中海石化、国宏中能等30余家意向企业参加线上智能化诊断培训和现场智能化改造培训;组织相关企业家、技术骨干100人次参加石油装备企业智能制造高级研修班等专题培训班;先后助推富海、中海、富宇等企业参加“2021中国(东营)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暨东营市新经济发展大会”,推动河口区智能互联网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发展。同时,为提高全社会对智能产业发展的了解,营造全社会学习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的氛围。河口区还建立了“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政策宣讲队,让专业人才“进镇街、进企业”宣讲,基本上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逐步改变企业、镇街对人工智能高不可及的畏难情绪。
全面扎实推进优势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是河口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则。“接下来,我们将综合运用培训辅导、专家咨询、资金扶持等方式重点培育,强化入选项目的跟踪推进、服务调度,加快项目建设,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创新服务平台,着力培养和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助推优势产业的新发展。”河口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满怀信心地说道。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侯丽雅 报道)
责任编辑: 刘蓬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