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机收减损有“妙招”

大众日报记者 吕光社

2023-09-27 23:50:4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金秋时节,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张庄村上千亩玉米进入收获期。9月23日,天刚蒙蒙亮,为了在雨前将玉米收割完毕,志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发和农机手郑现如就来到田地里忙碌起来。

伴随着农机收割的轰隆声,一辆辆满载的农用三轮车将玉米从田间送往合作社仓库。今年张志发流转了近800亩土地,每亩产量可达1300至1400斤。“每亩地比去年增收150-200斤,粗略估算下来能增收12万斤。”张志发很是高兴。

为了减少玉米收割过程中的损耗,今年,志发合作社使用了240马力发动机的四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这种玉米收获机采用了全弧不对行割台,横着也能收割玉米。“横向收割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机在转弯掉头时对玉米的损耗。”张志发说。

横向上减少转弯损耗,纵向上农机减损也有“妙招”。“收获机还加长了农机摘穗辊的长度,割台可以贴地面收割,对于一些矮穗玉米也能轻松摘穗。”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甘瑞祥介绍。

除此之外,四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还预留了倒伏尖安装口,在收获机上加装倒伏尖后,倒伏玉米的收割也不再是难题。

减损即是增收。近年来,兖州区农机服务中心将秋粮机收及机收减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除了在硬件上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外,还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农机手培训、农机检修工作,将农机补贴政策落实落细,多措并举确保“三秋”生产高效顺利进行。

机收减损,基础在农机,关键还在机手。“我们举办了农机手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到五征集团、雷沃重工、英轩重工、悍沃农装等农机企业进行现场观摩教学。通过培训,让农机手掌握了机器的保养、维护和收获的标准。”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刘计兵表示,为了提升农机手的操作水平,该中心还开设了16场直播培训课程,培训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手2100余人(次)。

兖州区农机服务中心还加强农机服务保障,安排维修人员到田间地头、合作社进行机械检修,共检修各类机器4500多台套,保证各类农机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三秋”生产中。组织6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079台玉米收获机包地块对接服务,建立了区镇村三级“三秋”联系人制度,确保每个地块、每亩玉米有机可用。

“兖州区充分利用农资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加大新机具、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与老旧破农机的报废力度,提升农机作业质量。”刘计兵说。

截至目前,兖州区录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申请办理服务系统机具2138台,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58万元;实施农机报废补贴资金121.87万元,报废机具89台。(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郝潇 丁冰冰 报道)

责任编辑: 刘辉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