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对话”征文展播|粉子山下的红色力量

2021-04-13 10:05:0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孙伟

在莱州有这样一个地方,粉碎了蒋介石“一个礼拜拿下烟台”的狂妄,有这样一个地方,埋葬着无数革命先辈的英躯,它就是粉子山,一个有着浓郁红色历史文化的地方。许久之前,就闻听莱州有浓郁的红色文化,现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的一员,来到粉子山下的西山张村,更加近距离地感受到世代沿承的红色革命精神。

那个年代的革命军人,我们已无处追溯,但是提起村中退役军人,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村里的张钦老人,印象中他个头不高,满头银发,精神抖擞,挺直的身板仿佛也在印照着曾经作为一名军人的不屈精神。

1957年,20岁的张钦积极响应党和部队的号召,踊跃报名,成为当时西山张村第一名参军入伍的人,也是全村唯一一名的海军,在青岛海军第四航校轮机班学习两年后,被分配到青岛北海舰队服役,开启了长达7年的军旅生涯。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台湾国民党当局经常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窜扰、破坏活动,妄图反攻大陆,张钦所在潜艇部队以及旅顺潜艇部队奉命反击。

临行前,舰长找到张钦说:“你是班里年纪最小的,怕不怕?”

张钦对舰长说:“不怕,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并且留下了遗书和自己的个人物品,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好!是个好小伙!出发!”,舰长欣慰的拍了拍张钦的肩膀,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张钦和战友们,白天为躲避国民党军队雷达侦察,潜艇以静默形式潜伏在台湾海峡附近海底,只有晚上才悄悄浮出水面进行换气,为了夺取胜利他们足足潜伏了一个月。

完成战斗任务后,在一条商船的掩护下,顺利安全地返回基地。1964年,服役期满的张钦分配到了上海轮船公司,先后担任三管轮、大管轮、轮机长,1997年在上海轮船公司工作了34年的张钦回到了故乡。

“现在生活可比以前好多了,老人有了保障,村里路也修好了,胡同干净卫生,邻里和睦“,张钦老人说到。这一切要归功于同样是退役军人的西山张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清。

2002年12月,张永清应征入伍到武装警察部队威海支队服役,在8年的军旅生涯中先后获得嘉奖1次、优秀士兵4次,2010年退伍后,回到了生养自己的故乡,成为了群众的“父母官”。

“张书记,是什么原因让你有回乡担任村书记的想法?”

“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气,故乡需要我,我就必须要回来,就必须干出点样子”,张书记对我说道。

在他的带领下,西山张村发展了党支部领班合作社,建成了莱州湾足球训练基地,村庄发展蒸蒸日上,群众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张书记,我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的一员来到咱村,也了解到你为西山张村做的许多事情,在这过程中有困难吗?”我问到。

“肯定会有困难,乡亲们的不理解、村庄经济困难等等都有,自己有曾经想过退缩,但是想想张钦老人家,想想粉子山战役牺牲的前辈,曾经作为军人的我绝对不能退缩”,他对我说。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动员村庄39名退役军人结合自身优势,自发成立了“应急突击队”,多次承担了村居环境整治、定期山林防火巡查、祭扫防火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为解决群众难题,他提议设立2个退役军人党员党小组,将166户群众精准包保到个人,打造了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村庄治理更近一步。

写到这里,我想无论是老一辈的退役军人,还是年轻一代的退役军人,都从骨子里透出一股硬气,敢于战斗、敢于拼搏的勇气,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明镜所以照行,古事所以今知,知所从何来,方明去何处,新时期更要继承红色传统,凝聚红色力量,为实现更高更快更好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我始终相信,老一辈军人的故事定能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新一辈军人干部都能在重温红色故事中,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

(作者系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烟台莱州市永安路街道西山张村工作组成员,莱州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服务中心干部)

相关链接:

长图|大众日报“跨越百年的对话”建党百年主题征文大赛征集令

责任编辑: 蔡继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