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的闲散土地变身“绿色宝库”!

大众日报记者 张双双

2023-03-14 17:08:5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扶苗、培土、压实......3月10日,在夏津县香赵庄镇马桥村义务植树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该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农村公益岗等70余人,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劳动,1000余棵树苗在路边、沟边等闲散土地上“安家落户”。

“我们植树的土地多为路边、沟边、河边零星分散土地,是我们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三资清理’的工作成果之一,长度约1500米,宽度约11米,共种植苗木淮海一号1500余株,6-7年成才后,售价约为100元/株,经济收益将达15万元。树木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由附近农户负责管理和日常维护,村集体及农户按协议比例收取分红,我们终于把村里的沉睡资源变‘闲’成‘钱’啦!”看着原本“芳草萋萋”的废弃地变成了“人财聚合”的“绿色宝库”,该镇马桥村党支部书记王云河高兴地说。

香赵庄镇地处夏津县东南部,东、南与聊城市高唐县毗邻,是远近文明的“跨市”食尚小镇、商贸活镇,村民浓厚的经商意识,外出务工经商的特别多,房屋的空置率越来越高,闲置的老旧房屋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导致“房前屋后、坑塘沟沿,谁先占用就是谁的‘自留地’”这些老做法、“糊涂账”也有所恢复。

“村集体‘三资’底数清不清、权属明不明,始终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干了9年支书的王云河介绍说,只有使村里的“糊涂账”变成“明白账”,村民的气顺了,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才能激发大家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自去年以来,香赵庄镇聚焦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楚、管理不规范,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打响了清“三资”促增收的攻坚战。

马桥村第一个响应,村党支部迅速成立了以村“两委”干部、德高望重老党员为主的清理行动小组,分门别类制定回收征缴方案和措施,开展清理工作。

“从群众手里往回拿东西,哪有那么简单!”难缠的“钉子户”可不少,清理初期,王云河一方面安排人员深入调查、做细资产台账,另一方面组织人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做到应收尽收,逐笔销号。慢慢地,马桥村村民对村“两委”有了信心,对“三资”清理工作的态度也由观望逐渐转变为主动配合。通过集中清理攻坚,马桥村共清理出十处地块,面积约5000平方米。已建设党建主题广场1处、“口袋公园”1处,计划新建孝善活动中心1处,不仅有效提升了村居颜值,拓展了村民活动空间,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开展三资清理,使村里的“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群众满意了,工作理顺了,干群关系更和谐了,村干部干劲更足了。

提到这些闲散土地的用途,王云河说:“下一步,我们将在村支部东侧土地上建立孝善活动中心,开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志愿服务,这次植树产生的集体经济,也将全部用于孝善活动中心的运转,改善老百姓生活!”

香赵庄镇党委书记尘锋介绍,下一步香赵庄镇将充分发挥商贸活镇特色优势,系统推进农用地规模经营、闲散地盘活利用、“飞地”抱团发展。常态化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农村残垣断壁“清理行动”,深入实施“房票制”置换模式,打造集体经济“飞地”,村庄采取资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共同项目,村庄每年获得固定分红,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农业农村发展空间,把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

(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晓 记者 张双双 报道)

责任编辑: 籍雅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