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丨基辛格,何以“知华”?

大众日报记者 周学泽

2023-12-02 17:19:2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周学泽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作为一位和中国有着深厚缘分并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学者,基辛格的去世,引发广泛关注。

(基辛格 图源:新华社)

关心国际时事的人对基辛格都不陌生,50多年前,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叩开了中美尘封二十多年的大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50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对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这些年我切实看到了中国的进步,与现年50岁以下的中国人相比,我见证的中国比他们更多。”

基辛格以“知华”著称,他去世之后,国内很多媒体用“一个很懂中国的外交家走了”“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去世了”等题目来报道此事。2011年,基辛格曾出版30多万字的巨著《论中国》,并在中国发行中译本,此书对其“知华”的“成长史”有着更为详细地描述。

基辛格并非天生的“知华者”。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1971年7月9日美国代表团抵达北京以前,我们虽然对中方来函中话里有话的特点已经有所体会,但对北京实际的谈判方式还不了解,对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基辛格最初和中国打交道,也几乎是从零起步。

但也就从那时起,基辛格开启了和中国的缘分之交。50多年来,基辛格通过一次次访问,一次次实地接触,交流谈话,深入观察,他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今年7月他再次访问中国,此行有两个“一百”的概括:过百岁生日,访问中国也一百多次。

基辛格作为一个外国人,“一百多次”访问中国,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因为“一百多次”的访问,基辛格对中国的了解超乎一般政治家和学者,这成为中美交往史上的佳话,他个人也成为中美友好的一座“桥梁”,被尊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基辛格《论中国》著作中所配中国围棋图)

基辛格的“知华”建立在“一百多次”访问的基础上,再次验证了“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的真理,说明了“从无字处读书”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基辛格的“知华”,不但靠“行万里路” ,也靠“读万卷书”。

《论中国》中写道,基辛格为了解中国,读了很多中国历史类和思想类的书籍。其中,重点谈了两部分思想文化:儒家学说和孙子兵法——这两种文化传承,成为他观察当今中国社会的切入点。他对孔子提出的“施行正义的和谐社会之‘道’”,“仁”和“学”都有探讨。讲述孙子兵法时,从中国围棋和世界围棋的不同中,观察中国人的处世智慧。如:“国际象棋是决战决胜,围棋则是持久战。国际象棋棋手的目标是大获全胜,围棋棋手的目标是积小胜。”“国际象棋高手寻求通过一系列的正面交锋吃掉对手的棋子,而围棋高手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手棋子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练就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

基辛格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抱以欣赏的态度和积极评价,书中写道:“如同几百年来前往中国的众多访客一样,我日益钦佩中国人民,钦佩他们的坚忍不拔、含蓄缜密、家庭意识和他们展现的中华文化。”

在《论中国》序言中,基辛格说:“我终生都在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反思如何缔造和平。”因为“缔造和平”方面的贡献,基辛格在国际上享有“持久和平、稳定、繁荣和全球秩序时代的‘建筑师’”之誉。

今天,世界并不太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各种挑战,“缔造和平”的理念弥足珍贵。2005年5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访华期间,曾参观过朝鲜半岛长津湖战役中的“杨根思连”。在连队听完介绍后,基辛格沉思良久写下留言,“愿中美两国永远不兵戎相见”。

中美关系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中美关系应该有的底色。同中美建交时相比,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增长250多倍,中国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支撑美国国内约260万个就业岗位,超过7.25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分享中国市场红利。11月16日,我国在美国旧金山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基辛格是中美友好合作的奠基人之一,汲取其“知华”的智慧和方法,将中美人民友好事业传承下去,是中美两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历史和时代的课题。

责任编辑: 刘宪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