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炼化:打造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绿色企业

2023-02-24 10:33:0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这次参观,我们市民代表全程都没有戴口罩,真实地说,厂区大气美观、管理严格、设备先进。厂区内的空气比市区还清新,我们还多次进行了‘深呼吸’,没有闻到任何异味。”济南市市民寻访团团长辛安说。

在这个万物新生勃发的春天里,济南炼化先后邀请济南市市民巡访团、新闻媒体记者、大连理工大学师生等各界代表,走进济南炼化,探秘至净能源,寻访至美生活,共同体验见证“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绿色发展之道。

济南炼化作为黄河流域城市型炼厂,始终以“站排头、争第一”的姿态,一体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打造“花园式、无异味工厂”,高水平推进“无废工厂”先行先试,加快打造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绿色企业。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生态环境部“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A级企业”、中国石化绿色企业、中国石化节能环保先进单位……济南炼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名片越擦越亮。

坚守“无异味”硬标准

污水处理场身处公司绿色发展最前沿,无异味、硬达标是底线。从BAF(曝气生物滤池)处理装置,到污水场污水深度处理升级改造;从污水处理全流程密闭改造,到RTO(蓄热式热力焚化炉)装置建成投用,无异味、稳定达标排放成了污水处理场的常态,外排废水COD、氨氮平均浓度在中国石化系统内保持领先。

近年来,济南炼化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以严于国家和地方的标准,深入推进主要大气污染物治理,相继建成投用了装车台油气回收、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脱硫脱硝、动力燃气锅炉和工艺加热炉低温脱硝、硫黄装置尾气深度治理、焦化装置环保综合治理系列项目,实现了颗粒物与臭氧、VOCs和异味协同治理、持续减排。

加快构建节水型企业

地处“千泉之城”的济南,面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这一时代命题,济南炼化努力在“节水保黄、节水保泉”上干在实处。

提起引进市政中水作生产用水项目,负责人蔡永亮侃侃而谈,“自去年引进中水以来,我们强化水资源集约利用,地下水及黄河水取水量减少了近350万吨,相当于3个大明湖的蓄水量。”

相较于高碱高硬的黄河水、地下水,市政中水经过超滤和反渗透“双膜法”处理后,有效去除了溶解盐、有机物等杂质,可大大改善循环水补水水质,为提高污水回用量创造条件。

济南炼化不断改造优化中水、除盐水、循环水管网,将循环水场补水由新鲜水加回用污水改为中水、回用污水为主、新鲜水为辅,同时,加强回用污水指标监测,优化中水、回用污水、新鲜水补水比例,新鲜水取水量和废水外排量进一步降低,污水回用率提高至58%。

针对厂区生活用水仍依赖地下水的现状,济南炼化拟与济南水务集团合作,引入市政自来水作为生活用水,现有地下水源深水井同步关停,“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地下水‘零取用’。”蔡永亮信心满满。

此外,济南炼化还将采用“超滤+反渗透+EDI(电去离子)”全膜法工艺,深度处理市政中水,作为锅炉补给水、工艺用水。相较于传统离子交换工艺,全膜法工艺除盐水站的废酸、废碱可达到“零排放”。

年底建成“无废工厂”

作为中国石化“无废集团”首批先行先试企业,济南炼化强力推进“无废工厂”建设,加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度,2022年固体废物出厂同比减量37.16%,固体废物内部综合利用率同比提高5.6%。

济南炼化深化能减则减、可用尽用、应分尽分管理模式,全面优化固废综合利用环保设施运行,实现了液化气脱硫醇装置碱渣100%综合利用,污水场浮选单元产生的浮渣100%回炼,润滑废油、废白油、采样油等100%回收。

开好用好中国石化首套燃气热脱附污泥减量化装置,经过不断探索优化,干化油泥的含水率、含油率分别降至5%、2%以下,油泥整体减量化可达80%以上,成为集团公司污泥减量化样板设施。

接下来,济南炼化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固体废物环保管理体系,建设试用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管控平台,推进政府与企业信息数据共享。同时,以“零渣土”出厂为目标,大力实施建筑垃圾等一般固废厂内综合利用,新建建筑垃圾分拣、粉碎、利用设施及综合利用暂存场,从源头实施分拣分类,尽可能厂内利用,力争建筑垃圾分拣利用1万立方米/年以上。

“济南炼化要勇于敢于代表行业环保治理的最高水平,坚定不移向绿色洁净、‘净零排放’迈进,确保企业始终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与周边居民和睦共处。”该公司代表、党委书记夏季祥表示。

济南市市民寻访团来济南炼化参观

绿树掩映下的济南炼化生产区

济南炼化外排废水生态监测池

生机勃勃的济南炼化

责任编辑: 钟子琪 王子睿 审核:牟德鸿     签审: 吴洪斌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