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英才学院: “软实力”和“硬支撑” 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2023-03-31 17:02:2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邢璐

3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新闻中心及山东各大媒体组成的采风团走进山东英才学院,亲身感受学院优化校园环境“软实力”的阶段性成果,深入了解学院在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新作为和取得的的新成就。

环境育人 提升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自获评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以来,山东英才学院坚持应用型开学办学定位,高度重视发展“软实力”建设,通过打造应用型教学环境、美丽校园育人环境等,深入推进全环境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自2022年暑假开始,先后投资2.05亿元,实施了64项提质改造工程,对教学区域、实验实训、学生公寓、运动场所、基础设施等进行提质改造,重点打造了“五工程五中心”。

据学院副校长刘卫东介绍,“五工程”即学生公寓和教工公寓宿舍、运动场馆、图书馆、智慧教室和大学事务中心的提质改造工程。

“学校的发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以打造舒心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服务型校园为宗旨,五个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推动校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为学生营造了美丽和谐的育人环境。”刘卫东说。

校企合作 打造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山东英才学院全面改造升级了学前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智能新能源汽车实验教学实训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艺体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等,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总投资8000余万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中科曙光教育大数据创新基地,图形工作站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电子信息实训室等实验室一应俱全,集实验实训、校企协同育人、应用科研为一体,充分满足了通讯、云计算、大数据、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面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布局,启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探索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实践。”山东英才学院校长刘珊珊介绍。

由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费斯托有限公司(中国)、山东英才学院共建的中欧智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正是校企合作模式的一个典型,基地依托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费斯托成熟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山东省高端制造业培养“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

混合式教学改革 提供高质量发展“永动力”

“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难处是教师”,同时兼着学院教务处处长的孙文红副校长深谙教学之道。

为顺利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英才学院从建设管理、思想转变、项目引导、科学评价、条件保证等几方面入手,探索形成“SMILE”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

学院推行校企合作所有专业全覆盖,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工学院重点新增了15门大数据、智慧管理等四新专业,并通过项目引导和优秀混改课程示范引领工程,促进课程改革质量提升。目前学院共立项优质课、混合课近200门,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5门。

人才队伍是教育的关键,英才学院以校院室三级培训体系为基石,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引进学术带头人8名、自行培养专业带头人6名。

混合式教学改革,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永动力”。

随着山东省高等教育提质行动的开展,相信山东英才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 王子睿 张达 审稿:牟德鸿     签审: 吴洪斌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