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治理不弃微小 助力乡村“蝶变”

2022-12-14 22:39:5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威海荣成市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以大庄许家村级河流为示范,下足治理小微水体生态的“绣花”功夫,以“一盘棋”的综合治理,疏通滨海水系的“毛细血管”,巩固率先探索的河湖长制治理成果。2021年,大庄许家河获评山东省“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成为山东省首个入围的村级河流和威海市“精致河湖”建设样板,打造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助力乡村振兴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大庄许家社区

生态立村,聚力改善村级水系“微生态”。

大庄许家社区位于荣成市俚岛镇境中部,东濒黄海,西与关沈屯、沟陈家村接壤,南与项家寨、初家泊交界,北与东烟墩村相邻。自明崇祯年间建村起,就有两条小河自北而南、穿村入海,成为村民日常生活所依赖的“母亲河”。河流总长度3.8公里,流域面积8.2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小微水体。

坚持大小同治。以历史目光探究大庄许家社区两条村河的前世今生,尤其是穿村1500多米村河因雨情、地势等原因,让村民既享其利又遭涝害的现实,引导正视分布在城市乡村的沟、渠、溪、塘等小微水体治理的复杂性,认清其规模小、数量多、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且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治理紧迫性,明晰其“小河有水大河满”生态涵养价值,把小微水体综合整治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生工程紧抓不放。立足于久久为功,全方位排查村级河情,掌握小微水体第一手资料,建立底数台账,奠定了其“长治久清”基础。

坚持一河一策。运用既有的村级河流河情台账,大庄许家社区突出问题导向,重在消除整治、监管“盲区”的基础上,针对村河成为水环境全面提升的“真空地带”“公地悲剧”,做到整治、改造的“一河一策”,如村西河流重在疏通水环境“毛细血管”,村中河流的水岸同治,两条河流的明暗铺砌,以及最终的两河汇流入海,都力求以敬畏自然、观照现实来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并依据“路线图”“时间表”分步实施,改善了群众家门口的水环境。

坚持村级主体。立足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治河惠民原则,近年来,累计用于大庄许家河的投入达到1000多万元,全部为村级自筹,着眼于示范推动,荣成市也予以了生态修复专项补助,同时以村河共建共享的村民全体参与,明确了村河监管责任体系,以小微水体的村建村管治水惠民。

河道生态治理

精准施策,悉心打造美丽幸福“亲水圈”。

依托自身特有的山海相接、河海相通地貌,大庄许家社区兼具蓄水防洪、优化生态、美化村貌等功能,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为目标,精心实施水岸共治,致力打造“水流畅通、水田一体、村水相依、人水相亲”的幸福村河,成为全国文明村庄和“网红打卡点”。

在河流整治上,大庄许家河注重既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因势随形、畅水美村,注重和谐融入人文历史、乡愁记忆,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邀请专家规划水系,分步实施了河道的清淤疏浚及全岸线复脚整坡、固堤护坡,完成了污水及各项配套工程,铺设污水管网9000米。以人水相亲,实现了村庄颜值、河流水质同提升,小微水体“蝶变”为小微景观。

目前,贯穿村内的主要水系已成慢节奏休闲场所,河道北侧修建宝葫芦型蓄水池,中间部分修建元宝型水池,水渠两侧绿化搭建凉亭、景观小品。拆除了沿河两侧乱搭乱建、电线杆,管线全部入地,街面河道与村庄主体环境一致,水质清澈、鱼翔浅底,江北滨海村庄拥有的“诗画江南”般水韵,令村民、游客流连忘返。

人水相亲

在村容村貌提升上,大庄许家社区将村河、池塘和大海有机连接在一起,推进生态治理、因势治理。先后硬化入村道路8000平方米,村内绿化2000平方米,新栽植本地特色苗木1800多颗,拆除房前草厦子160余处,实施海草房顶保护修缮,改造建设民宿30多家。投资230万元,修建了祠堂和2处中心健身广场以及7800平方米的停车场。2017年以来,建设振超精神展示室、老百姓生活语录馆和海带馆等4处观光景舍,沿河建有大小桥梁6座,总投资达890万元,以建设亲水、生态水线为目标,打造了自然、宜居的人文生态水系和文化走廊,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景观综合体。

振超精神展示室

久久为功,悉心构建长治久清“新模式”。

坚持美丽幸福河湖的精致建设与管理,大庄许家社区把保障群众家门口水生态的“长治久清”挂在心头,以久久为功展现常抓不懈的责任担当,力求全面整治有实效,全民参与有长效,全心打造有亮点,实现山水相依、村水相融、人水相亲。

一是全民参与。大庄许家社区维护水系环境写入“村规民约”,公示片区河长及管理员姓名、联系方式、责任划分,实现村级河湖长制全覆盖;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小微水体的保护,发挥村河志愿者团队优势,积极发现、反映并解决小微水体存在问题;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党员带头管河护河,打通了河湖管护的“最后一米”,形成一村同心,聚力保护小微水体的格局。

二是全心保护。通过村内水井辅助给水涵养,防范海水对地下水的侵蚀;结合“洁净家庭”和“美丽庭院”创建,常态推动河道堤岸、房前屋后的保洁和美化。目前,大庄许家河水质常年稳定保持Ⅱ类。周边生活污水已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污水零直排,无入水系排污口。年度内未发生涉水违法事件、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未发生水利设施重大水毁事故、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三是全业促进。以共建共治共享小微水体治理成果为落脚点,大庄许家社区将河流周边资源连片打包发展民宿经济,打造群众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的亲水新载体,让社区居民有更多方式体会到村水和谐之美,在实现更高质量地管水护水的同时,带动了海水养殖产业与旅游产业上档升级,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旅游观光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威海荣成市在大庄许家社区以小微水体治理为主的“美丽幸福河湖”的探索,既说明家门口的小微水体,就是活化肌体、扮美生活、振兴乡村的“毛细血管”,又证明必须流域治理、系统治理,全部贯通河湖“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全域水环境才可能实现有序循环、惠民兴业,为河湖长制升级到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是以顺应期待,打通全民管水护水治水的“最后一米”。群众之事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与群众热切期盼保护治理江河湖泊一样,期盼治理身边小微水体也更迫切。荣成市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小微水体治理,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务实举措,在幸福河湖建设上抓大不放小,把惠民利民之好事办在群众的家门口,把靓村兴业之温暖送在群众的心坎上,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亮丽风景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荣成市在治理小微水体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具体实践证明,全面升级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要求,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构筑坚实的生态根基。

二是团结治水,走活全域系统治理的“一盘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小微水体流动性差、自净化弱、规模小、数量多,荣成市统筹考量其生态涵养价值以及其在群众身边、治理复杂的现实,统筹不同功能定位和保护目标要求,细致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整体推进治水、治岸、治山、治污。同时。坚持民事民办、民力可为的理念,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尤其是动员全体村民参与,把维护水系环境写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共同营造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必须以系统观念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才能实现河湖面貌的根本改善。只要找对药方,下足功夫,一以贯之,团结治水,就没有防不住、治不好的“问题水体”

三是生态优先,融入活水兴业的乡村振兴“大格局”。小微水体同样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荣成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小微水体治理与乡村振兴一体融合、多维推动,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小微水体新景象,实现了以河靓村兴业的预期目标。大庄许家社区已将小微水体变成小微景观,不仅改善人居环境,还收获“以文化人”“以水兴业”的真金白银。目前发展农家乐18家、农业规模化种植500多亩,水产品加工和育苗企业13家。2021年游客达8000多人次、销售收入3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带动周边村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实践证明,建设幸福河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善水利物,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荣成市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下一步将立足市情社情村情分类指导,推广大庄许家河的治理经验与模式,下好河、湖、沟、渠、塘“一盘棋”,以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导向,凭“绣花”功夫细致入微、精准施策,大小共治、水岸同治合力打造“水系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具有荣成韵味的“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的水美乡村,打造县域综合治水的威海荣成示范样板。

责任编辑: 胡迪     签审: 吴洪斌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