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崛起大家谈|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为鲁西崛起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2022-07-22 16:23:5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建设富强、创新、开放、美丽、幸福、奋进的“六个新聊城”,为聊城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走在前、开新局”,大众日报聊城新闻、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政府研究室、聊城市社科联联合开设“鲁西崛起大家谈”专栏。本期客户端刊发聊城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相云的来稿。

加快构建聊城现代水网体系

为鲁西崛起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聊城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相云

水,是聊城的魂,是农业的根,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在新一轮鲁西崛起行动中,全市水利系统将坚决扛牢使命担当,对标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水安全保障的要求,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全力建设“水灾害防控、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聊城现代水网,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一、聚力水利项目建设,构建聊城现代水网。加快项目规划扩容升级,在全市水利系统开展“大谋划大规划大落实”,共谋划水利项目121个、估算投资940亿元,抢抓国家稳住经济大盘有利政策机遇,超前完成一批项目立项。加快现代水网规划编制,以“五横六纵”为骨架,构建“防洪排涝与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现代水系布局,目前,正在编制规划,11月底前完成印发。加快工程建设提质增速,2022年度共实施25个重点项目,投资36.84亿元,制定《加强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督查推进机制》,科学组织、倒排工期、昼夜施工,聊城市经验做法在全省作典型发言。

二、紧盯水旱灾害风险,筑牢安全防御屏障。保障供水安全。科学调度各类水利工程,优化配置黄河水、长江水等各类水资源,为全市粮食连年丰收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保障防汛安全。超前部署,在全省第一个召开全市防汛抗旱暨总河长会议;坚持问题导向,汛期不过、排查不止、整改不停,堵塞防汛安全隐患漏洞。在黄河、金堤河、漳卫河、徒骇河相继4次大规模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群众应急避险转移实战演练,参演人数1000余人次。市县水利部门组建近400人的防汛抢险青年突击队。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全市119个易受洪涝灾害村庄全部落实预案、预演,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册,逐村逐户张贴,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及自救能力。强化信息化建设,聚力打造“聊城·数字水利一张图”,筑牢防汛“智慧防线”。

三、实施深度节水控水,促进集约节约发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坚决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黄河水资源利用立法工作,制定《聊城市集约节约利用黄河水资源管理办法》;抓好取用水规范化管理,实现1466处取水口计量设施远程在线监控;在全省率先出台地市级综合性节水激励政策,推动全市各领域各行业深度节水控水;2022年全市再生水利用占比将较2018年提高两个百分点。狠抓地下水保护。坚持依法治水,开展违规取用地下水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制定《聊城市地下水超采治理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公安、生态环境、行政审批、城管等部门组成5个督导组,开展全市地下水超采治理专项执法行动,维护地下水取用管理秩序。

四、紧扣水利民生关切,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攻坚。启动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加快推进村级管网升级改造和智能化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经积极争取,获得13.13亿元的专项债券和2178万元的中央、省级资金支持。7月14日—15日,2022年全省农村水利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提升灌区供水保障能力。投资5.65亿元实施位山、彭楼两处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灌区引水输水节水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促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保障灌区粮食生产安全。

五、强化河湖保护治理,塑强生态宜居优势。创新河湖长制工作模式。创新建立“一河一单、一县一单”问题台帐,统一录入河湖长制信息系统,为各级河湖长及时了解、随时调度、科学部署提供数字水利支撑。将“常态化巡河”与河湖长“定期巡河”相结合,对问题实行滚动更新、动态清零,积极构建无违河湖。积极创建美丽河湖。目前,全市共有24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547条市县级美丽河湖。今年,我市计划争创14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450条市级美丽河湖,到2023年全市1400余条河湖全部建成美丽幸福河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宜居水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

“鲁西崛起大家谈”专栏现面向社会征稿,要求如下:

1.稿件要紧紧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鲁西崛起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怎么看,怎么办”的主题展开,字数控制在800—1500字之间;

2.征稿不仅面向聊城市各级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同时欢迎全国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和热心市民等各界人士建言献策、踊跃投稿;

3.截稿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

投稿邮箱:dzrblcxw116@126.com

联系电话:13864022229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薛良诚 报道)

责任编辑: 梁利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