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聊城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首届24名“水城英才”获表彰
大众日报记者 胡磊 薛良诚 孙亚飞
2022-07-27 23:20:3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7月27日,聊城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来自产业创新、科技创业、乡村振兴、教育卫生等行业领域的24名首届“水城英才”受到隆重表彰。
近年来,聊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多措并举引进、培养和选拔人才,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全面优化,人才队伍规模素质持续提升,人才制度改革初见成效,人才平台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引领发展作用日益突出,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这次会议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聊城市人才工作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实现大幅增长,区域人才高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到2030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比例实现大幅跃升,成为鲁西重要的人才高地;到2035年,全面塑成人才创新创业成本区域领先优势,成为面向冀鲁豫的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关键所在,是建设“六个新聊城”的必然选择。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聚天下英才共建“六个新聊城”,助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在区域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进一步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努力打造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聚焦产业发展人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入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行业领军型高精尖人才,优化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按图索骥、清单式精准引育一批能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式”培养和新型学徒制,充分发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打造多元化技能培训供给模式,选树培育一批首席技师、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卓越工程师等领军人才。聚焦青年优秀人才,深入开展名校人才直通车、青年就业见习、网络招聘等活动,为青年人才打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制定一批含金量更高、覆盖面更广的扶持政策,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聚焦乡村振兴人才,持续实施“归雁兴聊”计划,汇聚一批高素质的“新农人”“兵支书”,进一步深化“耿店经验”,努力培养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要建强用好高能级创新平台,统筹用好多元化功能园区,培育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各类人才平台载体,倾力打造集聚人才的“强磁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让各路英才都能在聊城创造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当好人才“后勤部长”,拿出最佳政策、最优服务、最真感情,营造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尊才爱才的社会环境,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聊城生活舒心、工作顺心、发展安心。
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正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方向,健全完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强化引领服务,鼓励人才身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潜心做好本职工作,落实党委直接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与专家人才真诚交朋友、结对子,以实际行动感染、感动、感召人才。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人才资金统筹整合,完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提升人才投入效益。凝聚工作合力,强化“一盘棋”思维,抓好各领域人才工作,形成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良好局面。
阳谷县、聊城市科技局、聊城大学、信发集团等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磊 薛良诚 孙亚飞 通讯员 陶春燕 报道)
责任编辑: 梁利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