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崛起大家谈|创新活力生态品质!东昌府区持续建设聊城首善之区
2022-09-02 22:54: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建设富强、创新、开放、美丽、幸福、奋进的“六个新聊城”,为聊城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走在前、开新局”,大众日报聊城新闻、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政府研究室、聊城市社科联联合开设了“鲁西崛起大家谈”专栏。本期客户端刊发东昌府区委书记马军权的来稿。
创新活力生态品质
东昌府区持续建设聊城“首善之区”
东昌府区委书记 马军权
聊城市东昌府区始终强化“走在前、开新局”使命担当,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创新、活力、生态、品质”善治取向,持续建设聊城“首善之区”,努力打造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宜居之城、品质之城,加快推动“六个新聊城”美好愿景率先在中心城区变成美丽现实。
坚持全面创新,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东昌府区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育动能,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聊云数据湖、华为(聊城)数字赋能中心等特色鲜明的产业地标加速崛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1家,获评全省创新驱动示范区。在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创新载体不断社大的发展趋势下,东昌府区实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3次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上榜中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入选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强城市。下一步,按照省委“十大创新”工作部署,东昌府区将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各项创新:围绕构筑创新人才基地、开发创新型技术、培育创新型产业,探索建设有氛围、有平台、有人才、有活力、有项目支撑、有效益的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不断增强全社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我省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人才集聚和创新高地”作出东昌府贡献。
立足活力迸发,持续激发城市发展潜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推动“四新”经济占比更高、动力更强,发展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努力焕发城市活力。按照建设美丽新聊城部署,发展以智慧引领为代表的新基建,增强城市时尚宜居美丽元素;探索有平台、有政策、有氛围的城市创新指标体系建设,积极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让城市“年轻态”,让年轻人愿意来、留得下、更出彩。用好市场社会活力。处理好应对疫情和促进消费的关系,创建区域现代消费示范区;结合市委提出的时尚宜居新聊城和文旅兴市战略目标,向传统历史文化要活力、要动力,精心谋划以现代消费、创新创意、文娱演艺、总部经济、红色文化、医养健康等为重点的一批文旅项目,争取一批国家级、省级文体活动、赛事落地。深化改革活力。继续实施和安全、民生、政务服务有关的“微改革”,今年开展的“首善之区·一诺千金”政务公开改革,倒逼各部门单位责任落实,稀释社会负面信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秉持生态优先,坚定不移涵养绿色发展持续力。水秀城美、平畴披绿是大自然馈赠给东昌府区的宝贵财富,也是这座城市赖以生存的绿色命脉。东昌府区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命题的应有之义,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扛起“2+26”通道城市责任,落实“两高”行业“五个减量替代”,加强排污口管控,整治黑臭水体,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从土壤改良、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生物防治病虫害三方面入手,探索建设全域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切实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织牢人民健康防护网;着力化解信访积案,注重源头预防、流程再造;坚决守住“一排底线”,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聚焦品质之城,全力提升民生福祉保障力。围绕省党代会指出的“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跃升”,东昌府区进一步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谋划实施一批民生实事,推进“小棉袄”“水城驿站”“乡村放歌”“小角落里的大梦想”等公益活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城市温度。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投入5.4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城乡环境,不断提升人文素养,探索建立“信义东昌府”评价体系。持续开展县级干部“走街”活动,围绕群众集中反应的问题、创城亟待解决的难题、现场督导实现“精准整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薛良诚 报道)
责任编辑: 梁利杰
